正统|曹魏蜀汉谁是正统?争了一千多年,最后历史学家输给了人民群众!( 三 )


提升诸葛亮的地位同时也提升了刘备的地位 。 因为想获得诸葛亮一样大展身手的政治环境 , 必须要有和谐的君臣关系 , 刘备所谓的"如鱼得水"是君臣关系最好的一种体现 。 所以 , 唐朝诗歌中有很多歌颂刘备和诸葛亮君臣关系的作品 。

正统|曹魏蜀汉谁是正统?争了一千多年,最后历史学家输给了人民群众!
文章图片
诸葛亮
第二个是人民群众对关羽的崇拜 。 随着三国故事的演变 , 关羽逐渐被塑造为"义绝" , 成了一个仁义礼智信的综合体 , 成为了底层老百姓的精神支柱 , 被尊为"武圣" , 和"文圣"孔子齐名 , 在民间受到敬奉的程度甚至超过孔子 。 民间对关羽的崇拜 , 刘备和蜀汉跟着借光 , 比如"桃园三结义" , 一个不存在的事件却在民间获得了高度的认可 。
第三个是人民群众对刘备的认可 。 游国恩等五教授在《中国文学史》上说:
"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中的拥刘反曹倾向和上述的习凿齿、朱熹的正统的蜀汉观念是有一定关系的 。 但从《平话》和《演义》的内容倾向来看 , 决不能把他们拥刘反曹的内容简单地归纳为封建正统观念的表现 。 书中曹、刘对比的描写 , 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刘备以宽仁待民 , 曹操以残暴害民;刘备待士以诚心和义气 , 曹操则全用权术和机诈……从这些对比描写中 , 可以看出《演义》中拥刘反曹的观念 , 也是表现封建时代人民拥护明君 , 憎恶暴君的愿望、"
从这个分析可以看出 , 基于不同的人物塑造(毕竟当时的人们更多地受文艺作品的影响) , 人民群众把曹操当成了"暴君" , 统治阶级反动本性的代表 , 而把刘备当成"明君" , 统治阶级良好一面的代表 。 基于这种选择 , 人民群众也认为蜀汉才是正统 。

正统|曹魏蜀汉谁是正统?争了一千多年,最后历史学家输给了人民群众!
文章图片
关羽崇拜源远流长
下层人民群众的强烈意愿 , 上层统治阶级不得不考虑 。 比如晚唐乾宁四年 , 虽然官方认曹魏为正统 , 但刘备家乡涿州开始出现"昭烈庙" , 这是官方认可的祭祀庙宇 , 也是北方最早的有先主庙的记载 。
还有历代统治者对关羽的推崇 。 比如清朝封关羽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 , 头衔多如龙妈 , 这都间接反应了对蜀汉正统地位的承认 。
所以 , 民间对刘备、诸葛亮、关羽的推崇 , 最后汇聚成了一种主体性文化 , 表达了民间对蜀汉正统的认可 , 并最终决定性地影响了官方的态度 。
青山依旧在 , 几度夕阳红 ,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 , 感谢您的观看 。
陈寿生活在西晋 , 他的观点代表了西晋的主流政治观点 。 可到了东晋 , 风气一变 , 开始尊蜀汉为正统了 。
典型的代表是习凿齿的《汉晋春秋》 。 在《汉晋春秋》这本书中 , 习凿齿把陈寿"帝魏伪蜀"的正统论颠倒过来 , 视刘备即位是东汉正统的延续 , 以蜀汉纪年 , 蜀汉灭亡后 , 汉统结束 , 晋统继立 。
也就是说 , 习凿齿直接排除了魏国存在的合法性 。 《晋书·习凿齿传》说《汉晋春秋》:
"起汉光武 , 终于晋憨帝 。 于三国之时 , 蜀以宗室为正 , 魏武虽受汉禅晋 , 尚为篡逆 , 至文帝(司马昭)平蜀 , 乃为汉亡而晋始兴焉 。 "

正统|曹魏蜀汉谁是正统?争了一千多年,最后历史学家输给了人民群众!
文章图片
《汉晋春秋》作者习凿齿
南北朝时 , 有相当一部分君主以蜀汉为正统 。 比如汉赵皇帝刘渊就昭告群臣:
"今猥为群公所推 , 绍修三祖(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汉昭烈帝刘备)之业 , 顾兹尪暗 , 战惶靡措 , 但以大耻未雪 , 社稷无主 , 衔胆栖冰 , 勉从群议 , 乃赦其境内 , 年号元熙 。 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 , 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 。 "
另外 , 《宋书·武帝纪》称宋武帝刘裕是西汉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一世孙 , 《南齐书·高帝纪》则称齐高帝萧道成是西汉相国萧何二十四世孙 , 他们以汉朝君臣传人自居 , 当然不会以曹魏为正统 。
唐朝一统天下后 , 正统观更偏向曹魏 。 李世民在《修晋书诏》中说:"唯晋氏膺运 , 制有中原 。 上帝启玄石之图 , 下武代黄星之德 。 "说两晋承袭曹魏正统 。 唐朝的官修类书《艺文类聚·帝王部》中 , 也只有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 , 吴大帝孙权的事迹 , 却独独没有刘备的事迹 , 可见对蜀汉政权的鄙弃意味 。
宋朝是一个精神分裂的朝代 。 北宋时 , 司马光作《资治通鉴》尊魏为正统 , 以魏纪年;欧阳修《明正统论》以曹魏为正统;苏轼等当时的大学问家 , 也以曹魏为正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