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津味大丸子,原来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忘不掉的老味道…
-----------这是傻大方资讯的优美分界线----------------
-----------这是傻大方资讯的优美分界线----------------
天津黏肉
Tian jin
津味狮子头
如果一千多年前的美食穿越到现代,吃到口中,是个什么滋味?虽说很多调味料和食材匮乏的古代,能有什么好吃的!但这道名叫黏(nián)肉的名菜,却是历经上千年吃货们的各种检验,流传到现在,至今仍是席上的一道美味……
历经千年的佳肴
黏肉是三尺余家宴的一道看家菜,虽然菜单上的名字叫多福大丸子,却是依着黏肉的传统做法烧制而成。
-----------这是傻大方资讯的优美分界线----------------
别小看这只大丸子,这可是源自一千多年前的一道菜,背后还流传着只有几位烹饪大师才知道的故事。
中国十大名厨、津菜烹饪大师张伟津跟卫丫头说,黏肉起源于“狮子头”,古人称此佳肴为“跳丸灸”,当时可谓是无法抵挡的美味,可上溯到南北朝《食经》的记载。
据说隋炀帝杨广下江南,很欣赏扬州的万松山、金钱墩、象牙林、葵花岗等名景,回到行宫后,让御厨以那几处名胜为题烹制几道菜肴。御厨经过努力与遍访,终于做出了松鼠桂鱼、金钱虾饼、象牙鸡条、葵花斩肉等菜品,博得了杨广的夸赞,名震朝野。后来,唐代的郇国公也以葵花斩肉等名菜宴客。一次席间有位宾客见此菜好似雄狮的狮头,并赞颂郇国公半生戎马战功卓著,应佩有狮子帅印。郇国公大喜,于是将葵花斩肉改名为“狮子头”。
-----------这是傻大方资讯的优美分界线----------------
传承老味儿的津菜
后来乾隆皇帝数次下江南,都不会错过狮子头这道菜。乾隆爷几度驾临驻跸天津,很喜欢这里的风土人情。天津海运发达,又是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南北文化深深交融在这座城市中,而名菜狮子头很早就传入了津城,传说当时就是专门给乾隆爷预备的。为了博取乾隆爷的欢心,厨师们在这道菜上用尽了心思,融合狮子头的工艺,选用五花三层,三分肥七分瘦的鲜肉,经过切、摔、拍、打等环节使之变得松软,接下来先炸后蒸,烹制出肥而不腻的津味狮子头,也就是黏肉丸子。
直到现今,仍有一些酒楼保留着这道颇有历史的津味名菜黏肉,青菜掩映下的肉丸子有肥有瘦、红润油亮,是道下饭的好菜。
其实有的人还将黏肉当做四喜丸子,其实这四喜丸子和黏肉并非一码事,而是互有渊源的两道菜。张伟津说,四喜丸子是受天津码头文化的影响演变而来,并非是用四种原料,而是寓意“福、禄、寿、喜”,个头儿比黏肉小,听着也吉祥,于是也深受百姓欢迎并流传了下来。
-----------这是傻大方资讯的优美分界线----------------
捶打出来的美味
黏肉并非只是将鲜肉团成丸子如此简单,根据传承下来的制法,黏肉丸子必须要经过反复捶打,才能激发出酥烂香糯的口感,缺少力道、缺少时间,都会影响那口极致的鲜香。
-----------这是傻大方资讯的优美分界线----------------
三尺余的厨师说,一个大丸子需要30几种配料,精选猪五花肉和前膀肉,上千次揉搓搅拌,才能调成大丸子。随后炸之定型,在高汤中慢炖2小时以上,直至肉质软烂,油脂溢出。
-----------这是傻大方资讯的优美分界线----------------
-----------这是傻大方资讯的优美分界线----------------
和南方狮子头的清淡咸香有所不同,天津黏肉更有色儿,同是一口酥香,但肉香得红亮、诱人。
今天,虽然大多天津人已不认识这道津味儿老菜,黏肉这个名字也已被很多人淡忘,但大丸子前世和今生的故事,却是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原来我们吃的这肉嘟嘟的丸子还这么文艺。
一道传承了上千年的美味,自有它存在的道理,不是吗?
幸福生活靠大家!
“天津族”转自“卫天津”,侵权请告知删除。
- 这道菜吧要想好吃窍门可不少,跟着做味道真不一样
- 吃这道营养健康的家常菜,荤素搭配适合孩子长身体吃
- 这道流口水的下饭菜 票房最高电影
- 花60块钱买了三只螃蟹,做好后被这道菜的 “颜值”美到了
- 大冬天就爱做这道菜,比猪肉贵,婆婆夸赞懂得营养搭配!
- 这道菜是冬季特色美食,能美容养颜补血活血,蘸上酱汁吃特别香
- 这道菜是潮汕名菜,客家人都爱吃的一道菜,滑弹细嫩味道鲜美
- 这样做的素丸子,比放肉还美味,营养健康还不易胖
- 立冬时节 吃这道菜管保能拯救你的一整个冬天,省力又好吃
- 百万亿元资管业须迈过这道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