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蜂裁员50多人,开发团队几乎被“一锅端”

还在资本风口上的便利蜂,有点飞不起来了。

8月31日晚间,界面新闻获得多个信源的消息,称由斑马资本投资的便利蜂在8月底开掉了大约50人左右的员工,占便利蜂总部员工总数的近十分之一。具体包括公共事务部20人,开发部门36人中的30人,离职日期是8月28日-30日,其中部分员工已经转正。由于便利蜂去年11月才筹建,今年2月开设首家店,被离职的多数人员还处于试用期(6个月)或者为实习生。

便利蜂称他们并不适合还处于初创阶段的便利蜂,需要“更多狼性思维”的员工。

但两名知情人士向界面新闻透露,真正原因在于便利蜂的实际开店速度与其设想相差甚远,导致其无法在预定时间内拿到应有的投资补贴。因此开掉了许多与开店直接相关的人员——他们隶属于负责前期选址、签约的开发部门。 

“想拿到北京市政府扶持资金,目前只拿到了200多万元,但因为开店计划并不顺利,没有拿到想象中的数额(1亿元)。”上述知情人士透露。

今年5月,北京市发改委和商务委联合发布《关于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补助商业便民服务设施项目的暂行规定》,北京将连续三年每年安排约2亿元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用于补助商业便民服务设施项目,引导、带动更多企业投资商业便民服务设施的建设运营。北京今年重点支持蔬菜零售网点、早餐店、便利店、社区商业便民服务综合体等基本便民服务项目,统筹安排不超过项目总投资30%的投资补助。

为了拿到更多补贴,半年时间,便利蜂的开店计划也经历了多次调整。

今年2月便利蜂5店齐开时,店员告诉界面新闻其开店计划是今年150家。便利蜂野心不小,要知道,在北京盘踞十多年的7-11,门店数至今还未超过300家。据上述知情人士则透露,今年5月之前便利蜂设定了每个月开业10家的计划,但5月之后调整至每月50家。而实际上,自2月至今半年间,便利蜂在北京海淀、朝阳、丰台等区域开业门店总数不过21家,整个8月仅开3家新店,已签约未开业的还有不到70家门店,与上述预期相差甚远。 

即便如此,这些店铺还是便利蜂不计成本拿来的。另一名知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便利蜂中关村海龙大厦店,该店的店租每年300万元,没有同行愿意接手,但便利蜂出手了。此外,因前期快速拓店也让便利蜂个别门店与物业产生纠纷,进而导致一家店铺处于断电状态。此前就有便利店从业者吐槽“便利蜂炒高了便利店租金成本”的行为。

便利蜂创立于2016年11月,前去哪儿CEO庄辰超执掌的斑马资本注资3亿美元,并从邻家便利挖来了职业经理人王紫和他的大部分团队负责公司经营。在创立邻家便利店前,王紫和他的团队曾效力于7-Eleven。

但上述多名知情人士均表示,虽然身为便利蜂CEO,但王紫的话语权有限,斑马资本在大部分部门放置了其核心人员,包括人力部门VP、公共事务VP等都来自斑马资本,公共事务部门也直接向庄辰超汇报业务,王紫“连人事任命的权利都没有”。

界面新闻就裁员消息联系了便利蜂及斑马投资,便利蜂方面给界面的回应称,“近期,公司组织了半年度人力资源梳理,有少量业绩表现与业务需求不匹配的员工离职,占比约为2-3%。同时,每天也有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便利蜂方面称,自今年2月14日在中关村地区五店齐开以来,截止今日,便利蜂已有近100家店铺签约,布局覆盖北京主流商圈。在完成初期探索后,便利蜂的业务发展即将进入“快车道”,接下来每月将有数十家店开业。

————  END  ————

声明:本号所发稿件、图片均用于学习交流使用,并在显要位置注明文章出处和来源,若涉及版权,请作者留言联系,小编会及时处理。

——获取更多三农及生鲜零售专业知识可微信搜索公众号“生鲜零售内参”

——添加微信shengxian179实名加入农牧渔业务对接群

回复:【案例1…9】获取成功生鲜案例

回复:【生鲜运营】看运营经验干货分享

回复:【包装】领略风骚的农副食品包装

回复:【季节表】蔬菜水果上市季节

回复:【专业】教你食品知识大全

回复:【产品】推荐几种地标性食材

回复:【微信】获取公众号运营经验分享

便利蜂裁员50多人,开发团队几乎被“一锅端”

[生鲜零售内参]致力于利用创新零售及电商模式优化农产品供应链、提升流通效率及用户服务体验,是一个有情怀有激情有专业度的资讯服务平台。我们实时发布农牧渔行业资讯、分享生鲜零售、供应链管理及营销实战经验,是很多农牧渔从业人士的贴心伙伴。

便利蜂裁员50多人,开发团队几乎被“一锅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