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屿为什么叫马屿?原来是 ...

小编来了!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说的是‘马屿为什么叫马屿?原来是 ...’,特意拿来分享给各位看官,如果你也觉得这篇文章不错,记得分享哦!健康摘要: 2018-01-01 瑞安百事通 瑞安百事通 来源:平安仙岩 以上图片为真实图片哦! 绝非小编“网络配图” 冬季应是蛇类冬眠的季节,没想到今天中午12点左右,一条“失眠”的蛇居然在我们仙岩河口塘村府后街一居民房的后门口晃悠,被惊吓到的陈先生(化名)连忙拨打了仙岩派出所电话,请求帮...


正文开始:

马屿为什么叫马屿?原来是 ...

马屿为什么叫马屿?原来是 ...

马屿为什么叫马屿?原来是 ...

来源:瑞安旅游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马屿为什么叫马屿?原来是 ...

马屿历史悠久,人文璀璨,拥有众多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如今,马屿不断加强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全力打造历史文化项目。以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根本,做强农耕文化、红色旅游文化,并以马屿全国商会为载体,建设独具特色的“中国眼镜之乡”,借助各种优势壮大马屿历史人文的内涵。

马屿为什么叫马屿?原来是 ...

宋时,马屿集市贸易渐见繁荣

马屿一带的集市贸易在隋代以前寂然无闻。宋时,瑞安为“温州八镇”之一,加上马屿的天井垟一带临水靠山,鱼米丰盛,民间素有经商传统,马屿市场渐见繁荣。到了清乾隆年间,瑞安有了5个市镇:澄头市(今碧山)、永安市(今马屿、江溪一带)、陶山市(今陶山陶峰)、嘉屿乡的三港镇(今高楼)和瑞安市(今瑞安城区)均为集市贸易场所。

清光绪二年,温州辟通商口岸,百货云集。马屿作为南北、东西要道,地位十分突出。其中,以南北渡口通浙闽两省为最,立于码道埠头的《月云渡口禁碑》,已称马屿为“浙闽两省通衢”了。

东西方向则为瑞安县城至文成、泰顺的水陆要道,有往来于百丈、滩脚、南码道等埠船,经马屿停靠,轮船停泊之所,商业十分可观。因此,古籍记载:

“盖其地为航线所系,渡埠所在,货物之所起卸有以致之也。”

马屿为什么叫马屿?原来是 ...

??马屿田园 摄影林娜

马屿得名的民间传说与志书记载

马屿为什么叫马屿?当地流传最广的传说是,马屿的第一个住户名叫马公,他在这里烧荒垦地,慢慢地就发展成了一个小村。

后人为纪念他的功绩,取名马屿。农历的十月廿三,即是马公的生日。这一天,周围的百姓都赶来给马公祝寿。

这个传说不一定对。据志书《瑞安市地名志》卷二《行政区划、居民点》记载,马屿原是片村名,包括东司桥、文昌、莲子湖居委会和马北、马南、马岩村委会的属境。

“以境内有南北二阜,中凹如马鞍称马屿山,以山名村。”

也就是说,马屿这个名字原来是几个小村的“共名”,是个片村的名字。清《嘉庆瑞安县志》卷一《舆地》中则记载:

“马屿山,有南北二阜。”

由此看来,马屿得名的来历更可能是因为这座马屿山,因其有南北二阜,看起来中凹如马鞍,这个说法更加可信。

因此,之后相关马屿的官方书籍,一般记载为:

“因镇西有龟、蛇二山,合称马屿山,故名。”

马屿为什么叫马屿?原来是 ... 马屿为什么叫马屿?原来是 ...

??马屿江桥 荷花

马屿作为“官方名”

至民国才落实

明嘉靖时,马屿这个名字还没有出现在官方记载的文书上。清从明制,据清《嘉庆瑞安县志》上的记载,如今的马屿当时属安仁乡四十二都和四十三都。

在安仁乡,有6个,分别是:安仁、和平、格化、大浮、腾元、云锦。其中四十二都有9个庄:清林、团社、街上、岩头、五房、八角、涂内、桥底、九角。四十三都有10个庄:石牌、阳下、殿后、水坑、焦坑、上安、藤岙、东山头、河头、朱岙。

清《嘉庆瑞安县志》所说的“里”大概相当于今天的街道社区,“庄”大概相当于今天的行政村。不管在“里”中,还是在“庄”中,都没有出现马屿这个名字。

我们看到团社、街上、岩头、殿后、水坑、河头、朱岙等名字,如今听来还很熟悉。奇怪的是,并没有出现马屿这个说法。到了民国19年(1930年),马屿还属来安区四十五都。

民国20年(1931年),“马屿”作为官方记载的名字一下子浮出水面,称为马屿乡了,属第二区。民国24年(1935年)分属马安乡及沿厚乡;民国35年(1946年)为马屿镇及锦浦乡一部份,属仙降区。1949年5月称马屿自然镇属马屿区;1952年分置马屿镇及马屿乡;1956年2月凤鸣、篁社两乡并入统称马屿镇;同年10月,划出篁社(除水坑村)凤鸣两乡,又先后划进团社、五甲、山后、水坑、上安、净水、上洞等村,扩大辖区。1958年称马屿管理区;1961年改称马屿公社;1984年改置马屿乡人民政府;1985年撤乡设镇。至今,马屿作为官方名,已被人们所熟悉。

人文历史悠久,有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事实上马屿历史悠久,人文渊薮,因地处东南海隅,天井垟自古盛产水稻,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拥有

棋盘山石棚墓、圣井山石殿

等两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和“蓝夹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外,马屿留有历代古建筑多处,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境内古建筑风格朴素凝炼,气韵闲远淡雅,兼具

“屋宇同位”、“三理(天理、地理、生理)合一”

的底蕴。

镇域南北分布大南山、五云山两大“森林绿肺”,其间镶嵌圣井山、梅龙溪、石垟湖、青云谷等多处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和生态资源相当丰富。

在蕴藏丰富的绿色、古色、红色旅游资源中,大南山和五云山还遍布众多的森林、瀑布、溪谷,保存有旧村落、古祠堂、古寺庙、古建筑和革命纪念地。

马屿为什么叫马屿?原来是 ...

??圣井山雪景

马屿为什么叫马屿?原来是 ...

??圣井山美景

农耕文化与“中国眼镜之乡”

马屿为什么叫马屿?原来是 ...

??天井垟风光

马屿是传统的农业大镇,农耕发达物产丰富。农业特色亮点纷呈,天井垟粮食生产功能区、梅屿精细蔬菜功能区等现代农业建设态势良好,是瑞安乃至温州城市的粮仓和菜篮子,上郑花菜、篁社索面、五仁山淮山药、梅屿番茄、顺泰毛芋等农特产响誉海内外。

如今,马屿成功探索的农村新型合作经济模式在全省推广,全镇建有各类专业合作社136家,创新农村金融改革,建立了温州第一家农村资金互助社。

马屿经商型经济格局明显,在外创业实力雄厚。在外马屿人通过艰辛创业,成为温州商人的典型代表,眼镜、服装、电器及房产等行业在各地活跃。其中眼镜销售尤为闻名,2万多人的眼镜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地,年销售额逾100亿元,被誉为“中国眼镜之乡”

...............................................................................................

推广合作

 |

新闻爆料

|

商务联系

小编微信:wzadcm2

广告电话:188577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