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个体讲师如何挖掘自身优势转型知识IP( 四 )


因为身份原型是根据变现路径来确定的,渴望是根据用户来确定的,跟用户很相关,但是客观原因是跟用户特别相关,你必须了解用户想什么。
1. 找到你的受众,洞察当下用户的渴望身份原型就大概知道一下这些用户能够购买什么,或者是我们想卖什么,其实我们是可以去调整的,然后混在一起,这个叫做混血的原型就出现了——身份原型与渴望原型。
薛之谦就非常清晰,他是一个情人混合小丑的结果,个人IP,它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印象中就是一个情人加小丑,小丑是让用户愉悦的一个原型。
它是让用户对情感上会有一些包括美等方面的喜爱,因为他长得比较帅,包括他最早出来娱乐圈,就比较适合使用情人的原型。
然后他唱歌又唱得很好,多才多艺,长得也很帅,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情人的原型。
第二个是我们英语杨老师,他身份原型是智者,因为他是老师,而且一开始宣传他是孕育导师,而且英语口语特别好,可以认为是很有才华和知识的一个人,他的学位也很高。
他混了个小丑原型进去,为什么这个小丑会变成一个渴望原型?就是因为在这个场景里面它的受众都是学生为主。
我们就发现他的用户是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到大概工作了两三年的用户,同时还包括了一些英语老师他都有。
但是这些是以学生为主,那么学生对智者或者说是对老师原型,是有一个比较刻板的印象,就是不苟言笑要求很严。
因为身份原型要体现你的专业度,但是它不适合做传播,内容会比较难做,当时做了很多的内容,就是专业做的内容,做了很多的小课,或者也做还挺幽默风趣的课。
但是以这个身份这种专业的内容来讲,它传播力是不够的,从算法上来讲,用户互动,还有其他各方面的市场完播率等都不高。
但加了小丑就不一样了,它娱乐性很强,所以说小丑这个原型,它是一个很取巧的原型,有很多原型去混一个小丑,整个播放数据都会好很多。
因为小丑的原型它本身就是让人放下面具,所以说大家会比较轻松一点。
包括文案都是可以体现的,这里它并不存在冲突,但是用了两个原型以后,有人会问会不会因为我这个就是渴望原型为了拿用户混进来了,渴望原型把我的身份原型给弱化了。
答案是不会的,因为我们是为了在最后转化环节而去获取信任,只要大家认为你是英语老师就可以了。他不需要说认识到多么深刻,想要有什么证的,不需要到这个程度。
举个例子刘媛媛,她是最近在卖法学课,按照我们通常理解我要卖法学课,我是不是做一段视频教学,讲一下我有多么专业,然后讲一下我的法学历,再给你讲一段法学知识。
有一段短视频是她在讲她原来在央视的《我是演说家》那里接触到的一段视频,其实就是讲她怎么样逆袭的故事。
这里面她只是简单地用一些小篇幅把她的身份原型是法学院毕业,身份原型是高材生,北大高材生、法学高材生这个身份给大家点名了,大家也不会去怀疑。
她真正在这里让用户渴望的原因是什么呢?
她是一个屌丝逆袭,因为她的故事是从小家境普通,甚至可以叫做贫穷,然后就要通过不断努力,最后考入了北大,然后还创业也很艰难,最后创业成功了的故事。
这其实就是个典型的展示,如果从原型这个角度来讲,这种故事特别多,它就是我说的把一段陌生而又熟悉的故事讲给你听了。
但是她讲得特别好,因为她表达能力强,所以说故事内核虽然和大家差不了太多,但是你表现出来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这个我刚才其实也是用了混合的方式去设定这个人设,包括剧情其实都可以。以后有机会可能才去讲剧情和原型的关系,这个就特别复杂了。
我们如果是做一个垂直IP,比如说老师,你的身份肯定是一个智者,因为你要卖课,当然如果你是一个非知识性的老师,非讲授型的老师,这种你的原型可以不是智者。
比如说是这种实战型的老师,可能把身份原型设成魔法师,或者其他的原型然后你再混个渴望原型上去,单一原型的其实也可以。
但是如果我们是需要我们的个人IP通过我们做内容去获得自然曝光的话,你这个剧情就要有所考虑了,这个时候单个身份原型比如说智者,这种身份原型它传播率是不太够的。
魔法师会好一些,魔法师有他的内在的一些戏剧性冲突在里面。
首先确定一下我们的垂直IP,今天可能听到更多的是各种老师,那么用智者或者魔法师的形象,但也有比如说减肥老师用情人原型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