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爱奇艺涨价的硬气与软肋


内容|爱奇艺涨价的硬气与软肋
文章插图
作者:远川科技组
出品:远川研究所科技组
最近,扛了八年“价格战”的爱奇艺,终于对会员涨价了,连续包月价格从15元/月调至19元/月,大涨26%,离一杯喜茶芝芝芒芒还差13元。
爱奇艺早就想涨价了,去年11月的时候,就表示想调整。但无奈的是,同行没人响应,优酷直接表态没涨价计划。但是,今年,风向就不一样了。在爱奇艺涨价之后,腾讯视频也表示,有机会调整价格。
这可是个值得研究的信号。行业或许还变不了天,但爱奇艺要改变了。
爱奇艺这几年压力是很大。遥想2018年,爱奇艺和B站同时上市,爱奇艺110亿美金、B站30亿美金;但如今,爱奇艺市值还在小幅踏步,小破站早已暴涨近7倍,迈过200亿美元。
而被互联网视频网站颠覆的传统电视台中,也有猛将。湖南电视台的新媒体公司芒果超媒,也以1200亿元的市值力压爱奇艺,而且还即将获得阿里巴巴的投资。
看着曾经不如自己的小伙伴们飞黄腾达,爱奇艺也必须做出改变了,于是,一咬牙,终于涨价了。虽然涨价了,但没想到投资人“不讲武德”,爱奇艺没有闪,结结实实地跌了20%。但,这次改变,未必是坏事,或许是一次还不错的投石问路。
内容|爱奇艺涨价的硬气与软肋
内容|爱奇艺涨价的硬气与软肋
文章插图
视频网站有两座大山:收入端会员与广告的两难、和成本端的内容黑洞。
先来看下收入端。广告和会员是冲突的,因为广告收入自于更多的播放、观看时长,这意味着要讨好绝大多数观众,以及拖延的节奏,以取得所有观众的最大公约数。然而,打动会员的,却要求有特色的内容、甚至独特的身份认同,就像中国有嘻哈一样,只需要喜欢嘻哈的人付费就可以了。
而谈到广告,许多人认为视频网站的商业模式,是通过提供优质的内容,来吸引用户打开和驻留,顺便靠插播广告来实现盈利。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HBO的内容战略》里是这么描述的,“商业电视的目的不是为了去启发、教育、告知或激励人们,也不是为了娱乐。商业电视的存在是为了尽可能地帮助广告商吸引人们的关注。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商业电视会提供各种形式的娱乐内容,并且偶尔提供能够启发和教育人们的内容。”
大白话说,就是视频网站是为了卖广告才拍点内容。然而,长视频的广告快卖不动了。
抖音等短视频,可以通过算法、根据用户画像实现精准推送,而且内容都是UGC用户生成,可谓是成本低、触达广、效率高。
比如用户刷1个小时抖音,可以浏览大概300~500个视频,中间可以插进20个短视频广告。而看1个小时的长视频,只有寥寥几次的广告位置,还很容易打断剧情,令用户生厌。更别提,一些长视频公司还搞了“会员广告”这种骚操作,简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因此,既然短视频对长视频在广告业务上,形成了技术性碾压式打击,那对于长视频公司而言,不如狠一把,把精力都放在会员服务上。
而要获得会员收入,就离不开内容了,准确说是爆款内容。在过去几年,内容一直是视频网站的成本黑洞、盈利吞噬机、资本粉碎器。2019年爱奇艺月活高达5亿,付费用户数也达到了1.07亿,会员收入144亿,广告收入83亿,但内容成本却高达222亿,最终导致爱奇艺全年亏损103亿。
巨额亏损的原因无外乎大量内容采购,包括剧集、综艺等等。过去七八年,明星涨价的速度,和码农脱发的速度,堪称圈内奇观。但伴随着明星限薪令的出台,视频网站的内容成本总算得到了缓解。与此同时,各家在自制剧上的发力,也逐渐显现出了一些威力。
所以,一个趋势也许就是,与其用爱做大杂烩内容、撕抢广告,不如用心做精品、吸引会员。
内容|爱奇艺涨价的硬气与软肋
文章插图
事实上,美国的电视台和流媒体,也都经历了从用户付费观看电视台购买的大杂烩内容,走向了用户为精品内容而专门付费的历程。
比如在80年代,美国著名电视台HBO为了应对用户增长缓慢,最初方案是增加营销广告和外购更多的电影,但这些做法并不足以对抗新兴的录像带市场。最终管理层决定,从“内容展示平台”转型为“内容制作平台”。
1998年,HBO接连推出了《欲望都市》《黑道家族》《六尺之下》三大爆款剧,不仅成为社会话题,也成功吸引了大批订阅用户。精品战略也延续至今。比如在过去十年,HBO制作的《权力的游戏》斩获了58座艾美奖。其订阅用户甚至呈现出一种“权游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