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董仲舒发挥《中庸》观点提出天人感应理论,为汉武帝大一统提供基础( 四 )


这就是说,人性分三品,上品者善;中品者可通过引导变成上善或被任其变成下恶;下品者是恶的。其实,这是强调,“性三品”中,上品者乃圣人,不教而善;下品者乃小人虽教也难为善,而只有中品者,可教而使之为善,不教则任其为恶,因此,对中品之人的教化至关重要,这是维护社会安定,推行“德政”所必须做的。
由此,便引向了礼乐教化的问题。在董仲舒看来,古圣贤正是通过礼乐对“中品者”进行教化而实行“仁政”的,所以,君王的重要任务就是以仁义礼乐来教化中品之人。说白了,董仲舒是将仁义礼乐看成是帝王教化臣民的重要的政治工具。
其实,在汉初,已经有一些睿智的儒士,如陆贾、贾谊等总结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认为秦朝严刑峻法不能让王朝持久,需要用仁义来治理国家,而董仲舒正是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向汉武帝提出了以仁义礼乐来教化中品之人的建议。
综上所述,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论,是想通过对于天的权威的重新构建,通过对于天道的重新解释,将儒学天命化、神学化,并借助于天道神圣力量来遏制君王的权力意志。
这一方面阐述了君王能秉天意而施行教化,君王的地位是神圣的,名望是很显赫的,承天命而教化乃是顺天意而为之的仁政之举,而不仅仅是士人所做的简单教育之事;另一方面,又要求帝王的权力意志必须受到天命的制约,如果帝王的行为违背了天意,自然也是要受到上天的惩戒的。这就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论”的两方面的用意。
董仲舒说:“天令之谓命,命非圣人不行;质朴之谓性,性非教化不成;人欲之谓情,情非度制不节。是故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
这说得很明白,君王要上谨承天意,顺天命;下注重教化民众,提高其品性,中要以适宜的法度来搞好秩序,防私欲膨胀。
【 基础|董仲舒发挥《中庸》观点提出天人感应理论,为汉武帝大一统提供基础】董仲舒正是想通过“天人感应论”为汉武帝的“大一统”策略和礼乐教化建构了本体论基础,为性命之说提供了终极的理论依据。
董仲舒成功地使儒士智慧变成被汉武帝接受和认同的帝王谋略,帮助汉武帝实现“独尊儒术”的文化思想,也使儒士逐渐进入政治舞台,发挥重要作用。董仲舒自己也因为在“策论”中为君王呈献治国谋略的成功儒士,成了古代士人献谋于朝廷的典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