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妃嫔|贵人晋升为“嫔”,为何都欣喜若狂?不光身份转变,还有3大特权

大家好,我们的泽宇讲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清史稿·后妃列传》有载:“先朝妃、嫔称太妃、太嫔,随皇太后同居,与嗣皇帝,年皆逾五十,乃始得相见”。也就是说,前朝“嫔”及其以上,才拥有和皇太后同居于“慈宁、寿康、宁寿诸宫”的权力,能够被保证晚年生活条件。而那些前朝的低等妃嫔所能得到的待遇,自然会大大不如甚至会落得悲凉下场。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清朝统治阶层几乎考虑到了所有有助于皇权集中、稳固统治根基的统治手段,后妃等级制度就是其中之一。也就是说,皇帝纳娶后妃从来都不是一件随心所欲的私事,而是关乎皇权统治、朝局稳定的国家大事。
后宫妃嫔|贵人晋升为“嫔”,为何都欣喜若狂?不光身份转变,还有3大特权
文章插图
清代后妃形象正因如此,清代后妃的每个等级在创设之初就被赋予了对应特权、地位和身份。例如皇后,就是“位居中宫”的后宫之主,就是“母仪天下”的女性巅峰,要贤良淑德,更要懿范六宫。可皇后毕竟只有一个,要有高贵的出身、强大的外戚、优良的品德,更要有皇太后、皇帝乃至诸王大臣的首肯。封后之难,难于上青天。可除了皇后以外的后宫妃嫔,哪一级后宫妃嫔的晋升才最让人欣喜如狂呢?或者,哪一级后宫妃嫔的晋升,才能真正实现身份的转换、后宫特权的一步到位?其实,这一级后宫位分的晋封,在诸多影视作品中出现的概率极高,获封妃嫔都会毫无例外的受宠若惊,大声感谢“皇上圣恩”。从“贵人”到“嫔”,就是后宫妃嫔晋升过程中,变化最为明显,最令人欣喜如狂的所在。
后宫妃嫔|贵人晋升为“嫔”,为何都欣喜若狂?不光身份转变,还有3大特权
文章插图
清代后宫中的“嫔”01、身份的转变封建皇权社会奉行“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处在统治顶端的皇帝自然也不能免俗,甚至将这一制度推行到了极致。对于清朝的满洲勋贵、达官富商甚至“仅为小康”的普通家庭往往会在“三妻四妾”之外,另置通房丫头、贴身丫环等承担服侍职责的女性。这种变现增加妻妾数量的方式,在皇帝的后宫中自然会以一种更名正言顺、光明正大的方式存在。对于皇帝而言,皇后是“正妻”;皇贵妃、贵妃、妃、嫔这四等高等妃嫔是“妾室”;而“嫔”之下的“贵人”、“常在”、“答应”即为民间俗称的“通房丫头”。也就是说,“嫔”之下的低等妃嫔没有后宫封号,没有妃嫔待遇甚至并不被皇室认可;诸如祭天、祭祖这类重大皇室活动,更没有资格参加。所以,从“贵人”晋升为“嫔”,就等于实现了从“通房丫头”这等“供使令之宫女子”身份到“妾室”这等主子身份的转变,欣喜程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