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诗词歌赋,名著典籍|解读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诗意生存( 二 )



诸子百家,诗词歌赋,名著典籍|解读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诗意生存
文章图片
在中华先民看来 , 诗歌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有效方式 。 中华先民崇尚一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思路 , 擅长于借助具体的形象来把握事物的抽象意义 。 《周易》的卦象、汉字的象形都是这种思维方式的体现 。 与西方文化相比 , 中华文化具有偏重于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特征 。 先民们在追求真理时 , 往往不重视局部的细致分析 , 而重视综合的整体把握;往往不是站在所究事物之外作理智的研究 , 而是投身于事物之中进行感性体验 。
如果说古希腊的智者追求的是逻辑分析的严密性 , 中华的圣贤却是以主客体当下冥合的直觉感悟为智慧的极致 。 在《庄子田子方》中 , 孔子赞扬温伯雪子说:“若夫人者 , 目击而道存矣 , 亦不可以容声矣 。 ”显然 , 这种思维方式与诗歌的运思非常相似 。 试看孔门师生之间的一段对话:“子夏问曰:‘巧笑倩兮 , 美目盼兮 , 素以为绚兮 。 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 ’”谢良佐评曰:“子贡因论学而知《诗》 , 子夏因论《诗》而知学 , 故皆可与言《诗》 。 ”(《四书章句集注》)这分明是运用诗歌作为思考以及讨论学问的手段 , 因为诗歌更有利于通过具体情境的描述来领悟普遍的抽象道理 。
先民们还认为诗歌是人们表达意旨的有效方式 。 先民们早就认识到 , 事物的规律即“道”是精微玄妙的 , 是难以言传的 。 在这一点上 , 儒、道两家的观点如出一辙 。 孔子经常用诗歌般的语言来表达思想:“岁寒 ,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期夫!不舍昼夜 。 ’”道家更是如此 , 一部《庄子》 , 全文优美如诗 , 例如:“昔者庄周梦为蝴蝶 , 栩栩然蝴蝶也 。 自喻适志与 , 不知周也 。 俄而觉 , 则蘧蘧然周也 。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 , 蝴蝶之梦为周与?”又如:“泉涸 , 鱼相与处于陆 。 相呴以湿 , 相濡以沫 , 不如相忘于江湖 。 ”其中包蕴的人生哲理 , 既深刻精警 , 又生动易懂 , 分明是得益于诗化的表达方式 。

诸子百家,诗词歌赋,名著典籍|解读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诗意生存
文章图片
从表面上看 , 中华先民的思维方式及表达方式在逻辑性和明晰程度上都不如古希腊哲学 , 似乎是一个缺点 。 其实不然 。 西方现代哲学已经证明 , 人类永远无法用明晰的分析语言来说明深奥的真理 , 也永远无法通过逻辑性的形而上学思考来把握人生的真谛 。 在这方面 , 早熟的中华文化倒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 因为他们掌握了更好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 , 那便是诗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