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中对孝的过度要求及功利主义在如今的不可行性( 二 )
所以当孝道成为儒家学说的一部分的时候 , 孝道从一个人类自然而然的情感和被歌颂的故事 , 变成了一个具有特定礼仪要求的文化 , 有着在日常生活之中具有引导和执行标准的地位 , 这也帮助了后世对其的传承 。
图二:《孝经》
文章图片
儒家认为孝应达到的境界儒家认为孝顺的所应该达到的最低境界就是赡养父母 。 但其实按照现在的标准来看的话 , 即使是第一境界 , 都是一个非常难以达到的标准 , 或者说 , 这具有非常浓重的古代社会观念的特色 。 比如孔子提出的"父母唯其疾之忧" , 或者是宋代二程提出的"知医为孝" , 强调的都是子女应当在父母于病榻之上的时候 , 应当尽心力侍奉父母 。
儒家学说所提出来的孝的第二重境界 , 是要在精神层次上孝顺父母 。 也就是说除了物质上的赡养以外 , 同样要满足父母精神上的需求 。 比如要表达出自己发自内心的尊敬和敬爱 。 孔子说 , 如果孝顺父母时 , 不从内心敬爱父母的话 , 那和饲养马又有什么区别呢?所以这也是儒家提出来的第二种要求 , 不能单单把物质上的赡养就当做是达到了孝 。
图三:奉养父母
文章图片
如果说儒家的第二重境界 , 敬养父母是让父母在最直接的观感上 , 感受到了子女对自己的尊重和敬爱的话 。 那么儒家所说的第三重境界表达出的要求就是儿女应该让父母安心 , 让父母不为子女的生活和未来感到忧愁 , 就像我们之前一直所说的"父母在 , 不远游"一样 。
儒家所真正要求子女在孝上做出了最后一个境界 , 是非常难以达到的 , 并且表达出的是在父母死后应该如何行为 , 才能彰显自己是一个孝子 。 这个要求就是子女在父母死后必须要扬名显贵 , 光宗耀祖 , 其实可以说这是另一种让父母感到安心的方式 , 或者说这也是从前的宗族观念的一种非常明显的体现 。
以现在的视角来看 , 儒家所要求的孝敬父母应该得到的四重境界是非常困难 , 或者说是过于繁文缛节了的 。 而且在古代的刑法之中 , 是真的有"不孝罪"这个罪名的 , 如果被认为是不孝 , 会受到十分残酷的刑罚 。 但是笔者认为 , 法所应该规制的对象不应该是情感 。 当亲情 , 友情等情感被拉上了法律的殿堂之后 , 它所带来的不一定是情感的维持 , 可能会让它更加凉薄 。
《二十四孝》简介《二十四孝》是元代的一本书 , 它其中记载了很多的孝顺小故事 。 但其实除了《《二十四孝》》 , 还有儒家的《孝经》等各种各样的书籍来记载和记录 , 人所应该达到和应该借鉴的孝顺的行为 。 但是《二十四孝》跟《孝经》不同的地方在于 , 一个是典籍一个是民间故事书 。 那我们都知道 , 比起看教科书 , 我们更喜欢看故事书 , 所以在民间 , 《二十四孝》流传非常广 。
- 《康熙王朝》中,那两道最关键的匿名奏折是谁上的?
- 《锦心似玉》罗二娘过得差,不是嫁错人,而是犯了这些错误
- 《锦心似玉》原著善待怀孕妾室的丹阳县主:她的心计,太悲哀了
- 刘备|《三国演义》中单挑三人组哪个更强?答案不是刘关张三人!
- 《四方坦然》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杨国琴原矿底槽清(绞泥)
- 杨播|短短二十年,这家人中竟然诞生了39位高官,堪称奇迹
- 《司藤》秦放身世之谜解开,和司藤合体生女,下场却比白英还惨
- 800多年前无名诗因《大宋宫词》走红,铁杆诗迷却表示:用错了
- 镇魂街:大御天并不完全相信人类,皇甫龙斗其实不想杀鬼符三通
- 流传后世、众说纷纭的《川鼻草约》到底签没签?请看详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