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Twitter考虑推出拒绝被功能:万物互联下,偶尔也喘口气( 二 )


在Twitter的通知系统中,当自己的名字被标记在一条推文上时,用户会收到提醒。
如果这条推文是有趣的,那就太好了。但如果内容是带有侮辱性的,那就可能成为扩大网络欺凌的捷径了。
长期以来的情况是,@功能总是不可避免地被滥用,助长大量网络谩骂和暴力言语,也成为一些社会问题加剧的温床——比如强烈的种族主义攻击。
在Twitter上,有组织、有针对性的语言攻击一直都不少见。
@的滥用给用户带来困扰,不论是网红、名人,还是普通用户,都可能成为恶意攻击和骚扰的对象。
对于滥用@的发起者来说,这是一个成本低、效果显著的行为,而要想让被@的对象免受如此多陌生人的攻击,需要付出的努力是成倍的。
多年来,Twitter时常被批评在防止骚扰等方面做得不够。恶意的@除了会破坏平台生态外,还会迫使有的用户直接退出平台,乃至退网。
在谷歌网站上搜索“leaves Twitter after abuse”,会找到不少Twitter用户因为觉得无法应对一波又一波的谩骂而退出平台的例子,其中不乏明星、学者等粉丝多、影响力大的用户。
渐渐地,@滥用的问题越发突出,影响范围也从一个个用户延伸到平台的生态,甚至对平台的运行带来威胁。从产品优化的角度来看,“反@滥用”相应功能的上线或许也是大势所趋。
6月中旬,Twitter表示在考虑添加新功能,帮助那些在平台上因不必要的关注堆积而遭到打扰或伤害的用户。Twitter考虑的潜在功能包括:

  • 让用户可以在别人的推文中删除自己的名字,即取消推文中对自己的标记;
  • 当用户收到未关注用户的@时,会特别通知该用户以“强调潜在的有害@”;
  • 如果用户多次拒绝在某人的推文中被提及,就会直接取消对方未来再次标记该用户的权限——这可能是对付陌生人滥用@的有力工具;
  • Twitter还在考虑添加一个开关,让用户防止平台上任何人在1天、3天或7天内@自己。

社交媒体|Twitter考虑推出拒绝被功能:万物互联下,偶尔也喘口气
文章插图
Twitter隐私工程师介绍这个功能想法的来历。图片来源:Twitter
Twitter将这些“拒绝被@”的设想称为“早期概念”,并鼓励用户反馈意见。
从产品的角度来看,这些潜在功能显然超越了现有的生硬的反滥用功能(如屏蔽、静音和报告提醒),会更有效地保护用户免受滥用@行为的侵扰。
事实上,不止Twitter,多数社交媒体中都存在用户被过度打扰的问题。近些年,为了应对侵扰问题和潜在损失,主流的社交媒体平台也都发布了类似功能。
比如划定分享范围(如好友圈、仅粉丝可见)、设置分享时间(如朋友圈仅三天可见、微博仅显示半年消息),以及更直接的消息不提醒,甚至拉黑、屏蔽……
虽然这些功能的具体指向和目的不尽相同,但都从不同侧面帮助用户免受了一部分的打扰,降低了曝光,也给社交网络中的连接提供了新的解释——限定范围的联系、主动可选的联系。
三、拒绝被@,有哪些好处?1. 缓解社交倦怠,避免社交过曝在社交网络渗透各处的时代,人们对网络的依赖也越发显著。只要一会儿不看手机就会感到焦虑,怕错过重要事情,怕点开是无数待清理的提醒(@则是加倍的紧张)。
2004年,Adam Patrick提出了社交媒体倦怠(Social Media Fatigue)的概念,关注用户逐渐排斥、退出社交媒体的倾向。
现实中,在工作和社交的繁琐、自我表达和呈现的压力,以及网络连接中潜在的风险等多种因素作用下,不少人会渐渐潜水、屏蔽乃至退出社交网络空间,表现出明显的消极使用行为。
这种情况下,拒绝被@等功能的出现,是对社交媒体倦怠现象的积极回应,帮助用户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也能维护平台的生态平衡。
一些具体的功能,比如屏蔽关键字词和好友圈消息,还能帮助用户处理网络空间中纷繁琐杂的信息,起到一定的过滤网作用。
社交媒体|Twitter考虑推出拒绝被功能:万物互联下,偶尔也喘口气
文章插图
微博的屏蔽关键词功能
除了缓解愈发普遍的疲惫外,类似功能也能帮忙处理传播边界模糊的困扰,应对社交媒体中全景敞视产生的过曝问题。
正如上个世纪,梅罗维茨在《消失的地域》中针对电视媒体的讨论中提到的:
电子媒介打破了印刷媒介建立起来的知识壁垒,权威开始消解,私人情境也开始与公共情境融合。
在社交网络时代,情境的融合、边界的打破表现得更为明显和复杂。
于是,在一些更开放的空间中,私人表达进入了公共领域,也可能带来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