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Twitter考虑推出拒绝被功能:万物互联下,偶尔也喘口气

编辑导语:当你疯狂被“@”的时候,会不会感到焦虑?当你点进被“@”的群聊中,发现只是“@所有人”,会不会感到困扰?如果有拒绝被“@”功能,你的选择是什么?
社交媒体|Twitter考虑推出拒绝被功能:万物互联下,偶尔也喘口气
文章插图
“@”是每个网友再熟悉不过的社交符号。不论是刷微博、看短视频,还是聊微信、逛论坛,你都随时可能会用上它,也可能随时成为被它锁定的对象。
有时候,适当的@是网友交流、朋友打趣的桥梁,也帮助人们在赛博世界里高效连接。但有时候,频繁地、不合时宜地@也让人不胜其扰,成为网络冲浪的烦恼来源。
社交媒体|Twitter考虑推出拒绝被功能:万物互联下,偶尔也喘口气
文章插图
“有人@我”“@所有人”“You’re mentioned”……
看到这样的景象,你是什么感受?
为了应对@功能的负面影响,6月中旬,社交平台Twitter表示正在考虑推出一项新功能:用户可以“取消他人对自己的提及”,即从另一个人的推文动态中删除自己的名字,不再被标记其中。
联想到Instagram早前提出的“使用户可以隐藏动态的被点赞数”等功能,一定程度上,这些都算是在帮用户做减法,调整其在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范围和与他人产生连接的频率。
在万物互联的大背景下,这些功能看似逆潮而行,实则有其适应社交媒体用户需求变化的内在逻辑。
本期全媒派关注@功能在当下给用户造成的困扰,通过编译文章介绍Twitter新功能背后的设计理念,并从传播角度分析类似功能出现的原因。
一、当@来敲门,惊喜还是惊吓?10多年前,在社交媒体还充满新鲜感的时候,不论面对熟人还是陌生人,网友们大都愿意在网络空间里开放交流,甚至主动建立连接。
@代表主动的联系,这个功能也成为社交媒体开放、互联特性最显著的表现之一。
而伴随着社交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率越来越高,人们大部分的工作、学习、娱乐都依赖于线上空间,能够一键直接连接起不同帐号的@功能,也不可避免地给人带来了心理负担和不必要的烦恼。
其暗含了一个底层逻辑,即无视帐号的在线、离线或隐身状态,仿佛一个人只要被@了,就有了冒泡的义务。
想象一下你早上起床,还没清醒过来的时候,打开朋友圈,就发现工作群聊里凌晨被@了好几次——这时,即便是最敬业的打工人也会感到几分焦虑。
有时候,点进被@的群聊里,爬完一百多条消息,结果发现说的全是无关紧要的事情——痛苦加倍。
社交媒体|Twitter考虑推出拒绝被功能:万物互联下,偶尔也喘口气
文章插图
课程群、家庭群、大大小小的工作群,甚至是你很少点开的代购群,@可谓无处不在。
如果收到的是“@所有人”的消息,或许还能松口气,权衡轻重缓急之后慢慢点开。要是收到了“有人@我”的提醒,大概会瞬间眉头一紧,心里很抗拒,但又不得不点开。
如果你正好是个强迫症患者,平时看到消息栏的红点就想立刻清除,自然也就更容易受@困扰。
而随着“交互”成为多数互联网产品的一项基本要素,@功能也在不同场景延伸,群聊里的@已经不是新事物了,一篇文章、一条图片动态、一个短视频或形形色色的评论区里,都能够通过@连接到另外一个人。
同时,在更开放的空间里,@带给人的不单是被打扰的焦灼和疲惫,还可能是乌龙,甚至附着上网络负面情绪。
比如,点开消息区弹出“@我的”,你以为是朋友又刷到了什么搞笑内容分享给你,但收到的却可能是陌生用户或营销号莫名其妙的提及或转发。
社交媒体|Twitter考虑推出拒绝被功能:万物互联下,偶尔也喘口气
文章插图
陌生用户的提及和转发
对于某些特殊用户,或是在极特殊的情境下,@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是加倍的。
例如,对于有庞大关注者的名人网红来说,@提醒栏的数字大概永远都是999+,里面有正常的互动,但大概也夹杂了一些过激的言论。
而如果你只是一个活粉两位数的用户,如果某条动态被大V转发了,频繁的分享提示也可能带来社交压力。
社交媒体|Twitter考虑推出拒绝被功能:万物互联下,偶尔也喘口气
文章插图
微博上一位网友的心声
而在一些争议性事件中,如果当事人的社交媒体帐号被找到,随之而来的很可能就是通过@所制造的持续不断的精准“打击”。
所以,@只是一个功能,它并没有原罪,但当社交网络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时,的确有必要思考,是否可以赋予被@的人一些隐身的便利性。
二、被@功能反噬的Twitter生态作为社交媒体巨头,@功能滋生和放大的问题在Twitter上尤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