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隐士及其品格|孙立群 | 隐逸之风


 魏晋隐士及其品格|孙立群 | 隐逸之风
文章插图
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专家,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孙立群先生2020年2月10日孙立群病逝,享年70岁。
孙立群,天津人,生于1950年4月15日。197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历任南开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工会主席、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副主任等,兼任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
孙立群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著有《中国古代士人生活》、《中华文化通志·社会阶层制度志》、《士人与社会·秦汉魏晋南北朝卷》等及合著合编的专著、教材10余部,发表论文数十篇。曾获国家图书奖、天津市社科奖、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等奖励。2006年起,孙立群教授与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合作并担任多期主讲,先后主讲“吕不韦”、“李斯”、“范蠡”、“我读经典之解析《韩非子》”、“千古中医故事之扁鹊”、“从司马到司马”等题目。
魏晋隐士及其品格
仕与隐是中国古代士人生活的中心内容。仕与隐的思想根源来自儒道两家不同的人生哲学。入世则“治国平天下”,实现儒家的理想人格;出世则隐居山林老泉,求得自身的解脱,实现道家的自然人格。魏晋时期隐逸之风大盛,由士人隐逸而形成的隐逸文化对中国古代士人的品格、社会生活以及文学、美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隐士与政治风云
隐逸与政治向来就有密切的关系。孔子说:“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注疏·卫灵公》)。所谓“有道”、“无道”,指政治状况而言,魏晋时期,隐逸之风盛行,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由这时“无道”的政治状况造成的。实际上,隐逸之风在东汉中后期就形成了。当时,政治腐败,社会黑暗,许多士人走上了隐逸之路。《后汉书·逸民列传序》称:“汉室中衰,王莽篡位,士之蕴藉义愤甚矣。是时裂冠毁冕,相携持而去之者,盖不可胜数。”尤其在党锢之祸中,无数因关心社会、热情参与政治的士人被残害,使人们对东汉政府失去了信任,其离心力越来越强。《后汉书·荀韩锺陈列传》还记载:“汉自中世以下,阉竖擅恣,故俗遂以遁身矫洁放言为高。士有不谈此者,则芸夫牧竖立已叫呼之矣。故时政弥惛,而其风愈往。”为躲避祸难,士人纷纷寻找保全自身的安全地带。
魏晋时期,政治斗争十分尖锐,卷入政治旋涡的士人稍有不慎便会丢掉性命。仅西晋,死于非命的士人就有张华、陆机、陆云、潘岳、刘琨、郭璞、欧阳建等多人。一批又一批的士人被杀,对士人阶层产生了严重的精神威胁,造成了一种人人自危的恐怖气氛,他们对现实不满,却又无力反抗,为了逃避灾祸,只好隐居。《晋书·袁宏传》说:“时方颠沛,则显不如隐,万物思治,则默不如语。”可以说是士人的普遍心理。然而,封建政权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士人的支持,在魏晋社会动荡之时,谋士的作用尤其重要。不少当政者为了招揽人才,对不愿入仕的士人往往采用强制手段,逼迫其就范。如建安七子之一阮瑀,不愿出仕,而曹操“雅闻瑀名,辟之不应,连见逼促,乃逃入山中,太祖使人焚山,得瑀。”(《魏书·阮瑀传》注引《文士传》)司马懿也是被曹操所逼,无奈入仕的。司马懿为躲避曹操的纠缠,保全自身,甚至不惜杀人灭口。《晋书·后妃传》载:“宣帝初辞魏武之命,托以风痹,尝暴书,遇暴雨,不觉自起收之。家惟有一婢见之,后乃恐事泄致祸,遂手杀之以灭口。”可以想见,当时有的士人虽然不想做官,也不能安生。魏晋易代之际,曹氏和司马氏的争权斗争十分尖锐,司马氏一面对持不同政见的士人进行残酷的杀戮,同时,也强行征召那些他们认为有用之人。
至司马昭时期,司马氏代魏几成定局,名士大多投靠司马氏。有不服者,司马氏则采取高压政策。《晋书·刘毅传》载:“文帝辟为相国掾,辞疾,积年不就。时人谓毅忠于魏氏,而帝怒其顾望,将加重辟。毅惧,应命,转主簿。”竹林七贤之一向秀在魏晋之际也隐居不仕,但他在好友嵇康被杀后,迫于司马氏的淫威,不得已而出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