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楷书肇于东汉,始于隶书草写其间,简化笔画,省去隶意,增其顿势或钩挑而成。
曹魏锺繇于此最高古,实现转换,后被推为楷书之祖,《宣示表》《贺捷表》为其代表,其构方而自然严密,笔法略有隶意。
东晋小楷多传“锺繇法”,二王为后世立下楷则,使小楷之笔法、结体实现审美转换,尽脱隶意成为巅峰。至唐,则转入森严法度中不能自拔,书写规范至极致也。
魏晋小楷,乃书法人一生追求之经典,那里,是楷书艺术的源泉。何谓楷书之根?今天咱们就说说这个话题。
文章插图
▲钟繇《宣示表》
观念
我们当转变“楷为楷,与别体有别而独立,不融不学而无大碍”之缪见。楷为行之启蒙,草之根基,古法尽在楷则中也,失此当是习书之憾也。
工具
合适之工具,习之事半功倍。一曰易于逼近古人,而曰易于得心应手。
笔易择硬毫或兼毫,笔肚丰而笔锋健者为佳:笔肚丰,贮墨多,则不会频繁沾墨而干扰笔势之流畅及书写之迅捷;笔锋健,则提得起、按得下,随倒随起,干净得落。
冯班《钝吟书要》云:“画能如金刀之割净,白始如玉尺之量齐”,意为用笔要干净,不臃肿,不龌龊,此与笔锋皆密也。
纸择熟宣,则吸墨慢,易于彰显小楷之棱侧;而欲书古拙风格则可择半生熟宣为佳。墨,则以不粘纸为要,过浓则滞笔,过淡则伤神。砚,则须干净,无污秽即可。
总之,书小楷,笔宜尖忌秃,墨宜浓忌淡,纸宜熟忌生,砚宜净忌脏也。
取法
追踪寻源,还原古人笔法为根本。小楷缘起两脉,一曰经书,一曰名家法帖。
经书不宜初学,为经生所书,以抄经为目的,以速度为先,笔法简约,有书法之“原生态”之美誉,然法度欠缺,易于诟病。
后者则已“雅化”,其用笔、结构皆渐趋成熟。择帖,则依每人之喜好为佳。然须守一法则,书风个性强烈者不选,易入习惯之魔道而不拔。
初学当以明清、元小楷为启蒙,后则上溯魏晋,古云“书不入晋终下品”。
在后则可横向或纵向,增加或篆或行,或写经或墓志之类,以增其趣味,由约而博,假以时日则自出面目也!
文章插图
▲王羲之《曹娥碑》
习练
小楷最忌“上下齐平、前后一等、平直相似、状如算子”。
故首入宋元明清之墨迹以求法,强其书写性,后则直追魏晋,沉淫古法,厚其品味,添其书写性和灵动性。一曰提升速度,小字若大字,笔画精到为要,端庄沉着为主,慢则易于限于呆滞笨拘。
《汉溪书法通解》有云:“真书过迟,难求生活。”
慢可会古人之使转法则,然失于精神;快则易于交会古人灵动和血脉之法则,易得毛笔微妙之神态。
文章插图
势态
势态乃结构和章法。点画之血脉映带、笔断意连,形离势贯,均在此。
清蒋衡《拙存堂题跋》云:“若逐笔安顿,虽工必呆”。孙过庭《书谱》亦云:“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使转乃血脉之流动。
启功先生云:“楷书宜当行书写,其点画顾盼始不呆板”。故楷书当借行书笔意。章法中,其上下之大小、奇正、虚实、疏密等皆会增其动势也。
魏晋或明清小楷,时有上缩下伸,上奇下正之法,因字赋形,因时适变,变化丰富。
包世臣《艺舟双楫》曰:“古帖字体,大小颇有相径庭者,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挚,痛痒相关”。此为和谐错落之必须也。
文章插图
- 古代快递业的里程碑:魏晋颁布《邮驿令》
- 中国文学简史 魏晋南北朝文学:陶渊明
- 蔡京《宋苏淑墓志》楷书欣赏
- 清朝瑾妃娘娘的小楷记账单很惊艳,端庄隽秀,灵动多姿,字字精彩
- 一位清代县令写的小楷,令人怦然心动,这么好的字如今很难见到了
- 盘点不同朝代汉服特点:秦汉曲裾繁琐,魏晋宽衫飘逸,你喜欢哪种
- 中书协对“二田”楷书不屑一顾,是嫉妒,还是相互看不上
- “草圣”张旭楷书书法《严仁墓志》
- 书法女博士高秀清的楷书不错,端庄细腻,高古清雅,让人羡慕
- 琴声起,世界静,为何魏晋古人要做“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