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为本:人文主义的新基础
从表面上看,《尼采与布克哈特》讲述的是两个完全对立的精神世界,布克哈特终身捍卫人文主义,而尼采越来越成为人文主义的最残酷的敌人。但他们之所以能够对话,是因为首先立足于一个共同的基础,这个基础可以说成生命或生活(Leben),也可以说是他们对文化的态度,即便此后激进的尼采,在早年也是赞成从生命来拷问人文主义之利弊的,他说过,“历史学(人文主义)唯有追随强有力的新生活潮流,才是某种有益的和应许未来的东西”。
换言之,人文主义绝非古典学家们(Philologen)摆设或堆积的材料,不是他们的新发现;更不是政治家煽动的工具或意识形态,我们看到,布克哈特和尼采统统将批评的箭矢射向帝国桂冠史家蒙森(Theodor Mommsen)是不无道理的,他们都对现代政治压制个性的必然性表达了愤怒。对布克哈特来说,政治包含在广博的文化史观念里,它既非历史沉思的出发点,也非终点,反之,人道尊严才是最终目的;对尼采来说,培育超人则为题中之义。那么他们共同道出的人文价值有哪些特点呢?
文章插图
尼采
首先,人文主义服务于生命的需要,让自己在世间安适,因而它拒绝虚无或颓废感(décadent)。作为德国古典主义继承者的布克哈特相信,历史学习和教育是为了摆脱时代的偏见,培育高贵的忍耐力和审美力;尼采则在生命为何这一问题的探索上走得更远,乃至于遥遥越出了布克哈特可理解、可接受的界限,对尼采来说,既然迄今一切所谓真理和求真意志都归结为权力意志,那么很自然地,生命需要滋养自己的艺术和幻象。接下来的问题是,生命如何发动自身,去过一种适意的生活?或者说,何谓服务于生命的人文价值?在这一点上,布克哈特和尼采对沉思生活的古典本源了然于心,他们还原了它先于认识的存在意涵,沉思(Betrachtung)即静观。布克哈特强调对历史图像的感受性体验,艺术史家出身的他曾撰写介绍意大利建筑与绘画的《向导》,后来由历史沉思直观到的一幅幅伟大的图像,令他无比欢欣愉悦。对此,马丁拣取的一段出自布克哈特的信件文字,特别恰当地解释了什么是后者体会到的“快乐”:“快乐意味着,感到自己与某个恰好理解的历史部分有关,这个历史部分恰好有某种独特的东西要告诉自己。”
尼采则更强调由本能激发的强力意志,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们的机体此时遵循寡头政治的方式运作,它是一个懂得遗忘的视域环围,由生命发布命令、主宰一切认识,因此相比布克哈特钟爱的视觉图像,尼采更爱肆意涌动的音乐。
最后,人文主义有其社会学意涵,也许出乎一位社会学家的本能吧,马丁特别在乎社会学意义上的事实,它指向了人物的生身处境、具体的在世存在方式以及生命力量所及的领域。布克哈特和尼采的人生证明:为了体会到真正的生存感,人注定要摒弃基于自我保全的全部现代设定,甚至不惜为此去过孤独以至于危险的生活。就此而言,他们统统是叔本华的痛苦意志的践行者。马丁对二人孤独感的人文意蕴的拿捏,很值得细细品味:
生活中的深切痛苦,由痛苦而获知孤寂,是一种重要人生之特权和先决条件……这些东西让人明白,这两个孤独的人终归会走到一起。然而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孤独形象,分别以伊壁鸠鲁和哈姆雷特的形象示人,前一个因“爽朗大笑”,后一个因自己的怪癖而被人误解……基于“对尘世的正确考量”,布克哈特这个悲观主义者变成了欢笑的哲学家……反观尼采,他那漫游的精灵般的极端孤独意味着注定的悲剧败局。
追求健康:人文主义的社会学品格
让我们最后驻留于人文主义的社会学品格这一话题,而这又同马丁在《尼采与布克哈特》一书里表露出的明确立场息息相关,他不吝赞美地褒奖布克哈特,同时贬抑尼采。那么他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意义又如何呢?
- 三国两晋南北朝|关于三国蜀汉的五大冷知识,你可能闻所未闻
- 组织方|特别活动|全国法制宣传日《证券法》知识竞答活动进行中!
- 三国演义|学习历史知识无从下手?你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保证你受益匪浅
- 创造者|汉字冷知识,甲骨文是汉字的起源?太平天国促进了汉字的简化?
- 用不上|孩子积累那么多知识用不上,哪个环节出了错老师告诉你答案
- 天气|今日大雪丨这些节气知识你知道吗?
- 记忆|钱币顺口溜,知识也要趣味记忆
- 独奏|古典音乐入门基础知识(一)
- 知识讲座|颐园社区开展“践行新时代文明,家庭教育进颐园”知识讲座活动
- 国家|【宪法宣传周】国家宪法日丨这些知识您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