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髋部骨折)术后骨折愈合

本文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李锋教授
关注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髋部骨折)术后骨折愈合文章插图
李锋 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外科学系副主任兼骨科主任
中国医师学会骨科分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
湖北省医学会骨科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脊柱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骨质疏松预防和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湖北省临床肿瘤学会肉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湖北省运动人体科学研究会骨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Corresponding Member of Cervical Spine Research Society(CSRS)
Active Member of CSRS-AP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终审专家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
一、我国骨质疏松性骨折现况及困境
随着人口老龄化 , 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 骨质疏松性骨折指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发生的骨折 , 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 。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见部位是椎体、髋部等[1] 。 国内基于影像学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随增龄上升 , 65岁以上人群发生率最高;50岁以上女性椎体骨折患病率约为15% , 50岁以后椎体骨折的患病率随增龄而渐增 , 80岁以上女性椎体骨折患病率可高达36. 6%[2] 。 1992年到2006年期间 , 中国北京地区85岁以上人群髋部骨折男性增加了近4倍 , 女性增加了近5倍[3] 。 据估计 , 2015年我国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腕部、椎体和髋部)约为269万例次 , 预计到2035年约为483万例次 , 到2050年约达599万例次[4] 。
二、 骨松骨折治疗难点
1. 骨松骨折手术治疗技术
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8大难点:加重原有骨质疏松、骨折粉碎、内固定治疗失败率高、康复过程漫长、并发症多、致残率高、致死率较高、患者期望值较高 。 对于确需手术者 , 要充分考虑它与一般创伤性骨折的不同之处 , 酌情采取以下6种应对措施:
①使用特殊内固定器材 , 如锁定加压钢板、粗螺纹的螺钉、膨胀型髓内钉、具有特殊涂层材料的器械等;
②使用应力遮挡较少的器材 , 减少骨量的进一步丢失;
③采用特殊的内固定技术 , 如螺钉固定时穿过双侧骨皮质 , 增加把持力;
④采用内固定强化技术 , 如螺钉周围使用骨水泥、膨胀器及生物材料强化;
⑤骨缺损严重者 , 可考虑采用自体或异体骨移植以及生物材料(骨水泥、硫酸钙等)充填;
⑥视骨折的牢固程度 , 酌情选用外固定 。 外固定应采用高分子绷带夹板 , 安全可靠 , 使用足够的时间 , 尽可能减少对骨折临近关节的固定 。
2. 骨质疏松降低骨愈合率
骨质疏松性骨折在8周至12周时骨的吸收仍较旺盛 , 骨矿化相对较少 , 胶原纤维形成不足 , 骨痂成熟及骨形成迟缓 。 其形态学特征是:板层骨形成迟缓 , 胶原排列紊乱 , 骨小梁纤细 , 破骨细胞活跃 , 软骨性骨痂发育为成熟骨痂迟缓 , 骨痂质量差[5] 。 文献报道[6]软骨内成骨延缓是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共同本质特征 , 同时发现外源性生长激素对骨折愈合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骨松骨折的临床愈合时间长 , 有较高的不愈合率和延迟愈合率 , 并且愈合后再骨折的概率较大 。
三、地舒单抗在抗骨松治疗中独具优势
对于骨松骨折患者的用药原则 , 骨折前已用抗骨质疏松药物者 , 可继续应用;骨折后长时间卧床者是否加强抗骨吸收药物 , 根据骨折后骨转换指标确定 。
目前常用的基础治疗药物包括维生素D、钙制剂 。 抗骨吸收药物包括双膦酸盐、降钙素等 。 促骨形成药物包括PTH片段如特立帕肽 。 双膦酸盐类药物总体安全性较好 , 但在一些方面仍存在一定局限 , 例如长期使用BPs类药物预防继发性骨折的疗效是否掩盖了与使用BPs类药物相关的骨折愈合障碍,最终引发非典型性骨折或下颌骨坏死风险依然存在争议 。 因此 , 临床上对更优化的抗骨质疏松药仍有较大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