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器|航母杀手“里海怪物”:悬浮海面时速800公里,仅产一款却被叫停

【飞行器|航母杀手“里海怪物”:悬浮海面时速800公里,仅产一款却被叫停】
飞行器|航母杀手“里海怪物”:悬浮海面时速800公里,仅产一款却被叫停
文章图片
飞行器|航母杀手“里海怪物”:悬浮海面时速800公里,仅产一款却被叫停
文章图片
飞行器|航母杀手“里海怪物”:悬浮海面时速800公里,仅产一款却被叫停
文章图片
飞行器|航母杀手“里海怪物”:悬浮海面时速800公里,仅产一款却被叫停
上世纪八十年代 , 人们在里海附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东西:它长着一双机翼 , 但是却又不像寻常的飞机一样飞在高空 , 反而总是在离水面不远的地方航行 , 近得好像要贴到水面上似的 。 对于这一既像飞机又像舰艇的东西 , 人们一无所知 , 于是便称其为“里海怪物” 。
其实 , “里海怪物”并非是什么骇人的武器 , 而是一种根据“翼地效应”制成的“飞机” 。 严谨地说 , 我们应该将其称为“地效飞行器” 。
一、“里海怪物”的底层逻辑所谓“翼地效应” , 又叫做“翼面效应”、“地面效应” , 指的是当运动中的物体贴近地面时 , 地面对运动物体所产生的动力干扰 。 这种动力正是以空气为媒介 , 加速物体的运动 。 当翼地效应应用于飞机上时 , 飞机就可以借助空气动力实现高速飞行 。
地效飞行器与飞机在外形上十分相似 , 但是它的机翼面积比一般的飞机大得多 。 这是为了增加空气动力而设计的 。
因为当机翼贴近水面或者是靠近地面飞行时 , 机翼下部的气流的压力会迅速增加 , 上部的气流流速过快 , 气压会比较低 。 这时候 , 机翼上下部就形成了一个明显的气流差 , 下部就会形成一个相反方向的力将飞机往上托举 。 因此 , 以“里海怪物”为代表的地效飞行器会比普通的飞机升力大 。
据记载 ,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造出现代化的“地效飞行器”的国家 。 上世纪80年代 , 苏联的第一台“地效飞行器”在里海试飞 。 由此可知 , 当时人们在里海地区所看到的“里海怪物”就是苏联的作品 。
二、“地效飞行器”实际上 , 在苏联之前 , 不少国家也曾尝试过研制“地效飞行器” 。
早在十九世纪末 , 法国的科学家安德尔就曾经想过利用“地面效应”改装潜艇 , 然而他的实验却没有成功 。 1930年 , 芬兰工程师卡里奥在查阅资料时意外发现了安德尔的这一尝试 , 于是他决定重启“地效飞行器”的制造工作 。 两年之后 , 卡里奥做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地效飞行器” 。
初代“地效飞行器”仍需靠牵引工具才能在水面滑行 。 后来 , 卡里奥不断改进飞行器的设计 , 终于在1935年造出了可以独立飞行的“地效飞行器” 。 但是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平有限 , “地效飞行器”的起落系统不完善 , 稳定性较差 。 所以直到二战结束 , 这一新式的“飞机”仍然没有得到大规模的生产与应用 。
冷战时期 , 世界局势仍不乐观 , 美苏两个大国持续对抗 , 局部热战时有发生 。 为了提高国防保卫能力 , 各国纷纷开始研发新式武器 。
“地效飞行器”完善就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 。
60年代初期 , 德国根据气垫船的开发原理研制出了三款稳定性较高的“地效飞行器” , 进一步推进了“地效飞行器”的研发进程 。 70年代中期 , 美国学者提出动力增升的原理 。 这原理应用于飞行器制造之后 , 有效解决了升落系统的问题 。
然而 , 在所有研制“地效飞行器”的国家中 , 苏联的成就是最为显著的 。 在两极格局中 , 苏联的经济上实力确实不如美国 , 但是和美国相比 , 苏联的军事力量是毫不逊色的 。 冷战中后期 , 苏联的弱势越来越明显 。 为了保持自己在军事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 苏联不断加快了新式武器的研发速度 。
70年代末期 , 苏联科学家利用地面效应所产生的空气升力 , 克服了空气阻力对速度的影响 , 成功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高航速的“地效飞行器”——KM雏鹰号 。 它正是我们前面所提到的“里海怪物” 。
三、航母杀手横空出世“KM雏鹰号”长106.1米 , 机翼展开时的宽度为40米 , 重495吨 , 体型十分庞大 。
阿克列谢夫起初设计这款飞行器时 , 其设想是用于军事作战 , 比如发射导弹、反潜和突击登陆等 。 后来苏联海军要求增加飞行器的运载量 , 于是工厂便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好几个储备仓 , 因此初代雏鹰号的体积非常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