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面包|亏损2400万,被2亿人心疼!被误解最多的民族品牌,要如何翻身?( 三 )


但近十年 , 面包市场发生了两大变化 。
一是同类竞品不断崛起 。
2018年 , 世界第一大烘焙食品生产企业宾堡宣布收购曼可顿 , 这两个在南方市场本就更受欢迎的短保面包实现了“强强联手” , 桃李面包的入场券就只剩低价 。
同年 , 食品巨头达利食品也宣布进入短保市场 , 还推出了抹茶红豆吐司、汤熟面包等新品 , 很多产品直指桃李 , 在声量不如达利的情况下 , 桃李不再是人们的唯一选择 。
二是网红面包更吃香 。
近几年 , 网红面包店崛起 , 便宜和口感不再是人们单一的追求 , 那些颜值高 , 花样新 , 可以拍照打卡的网红蛋糕 , 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爱 。
像北京网红面包店原麦山丘 , 上海的网红面包店KUMOKUMO , 广州排名第一的网红面包店“Perma Bakery朴門”, 颜值和产品都能打 , 再加上网红效应加持 , 消费者宁愿排队 , 也不愿意去买超市几块的面包 。
这就使得过去对桃李面包有情怀的那些人 , 长大后开始追求网红产品;现在不认识桃李面包的人 , 爱的还是那些网红新品牌 。
从这次桃李上热搜来看 , 虽然有2亿人关注 , 但大家关心的大多是“会不会涨价?” 。
当一个品牌让消费者留恋的只有“低价和折扣” , 再多的情怀 , 也有耗尽的那一天 。
结语:
限电暴露了桃李的问题 , 未必全是坏事 , 最起码让桃李在全国出圈 。
二十六年前 , 桃李帝国的建立 , 本质上是找准了用户的需求 。 当时为了做出口味最佳的面包 , 吴志刚经常去商场蹲守 , 询问食客意见 。
二十六年后 , 在2亿的关注之下 , 桃李面包如果能意识到 , “低价”不是短保面包竞争的核心因素 , “新鲜”和“品质”是人们选择面包时的重点 。
再有深耕二十多年的渠道 , 和强大的供应链模式 , 这个一直很低调的民族品牌 , 依然可以守住王者地位 。
毕竟 , 不会有人永远吃桃李 , 但永远有人吃桃李 。
【桃李面包|亏损2400万,被2亿人心疼!被误解最多的民族品牌,要如何翻身?】如果桃李面包涨价 , 你还会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