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霍奇斯与中国放射学的早期发展( 四 )

2.1 X线摄影设备的添置与改良

X线球管是X线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 霍奇斯来京前 , 协和医院订购了美国的柯立芝管 , 因此前订购的两个X线球管运到中国均有损坏 , 故请霍奇斯协助X线球管质量的确认 。 霍奇斯本人与发明人柯立芝相识 , 对柯立芝管的性能较为熟悉 , 在确认球管完好无损后 , 他还提供了美国军队的X线使用手册及详尽说明 , 帮助大家尽快熟悉和使用新设备 。

霍奇斯来京后 , 与法国某机械公司的美籍经理建立联系 , 开始在中国制作一些X线机的零件设备 。 第一件作品是头颅X线机摄影机支架 , 能够做复杂角度的调整与摄影 。 1929年霍奇斯返回芝加哥大学后 , 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 , 最后形成了商业化的X线球管座架——“Franklin tube stand” , 其相关研究成果于1939年发表于《美国放射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 , AJR)[8] 。 截至1922年 , 协和医院放射科各项设备均已齐全 , 可以开展各种项目的X线检查[9] 。

X线片的购买、保存和使用也是一大问题 。 以前X线软片通过海运由英国行经新加坡市、香港、上海到达天津 , 再经陆运到达北京 , 运输过程耗时长 , 经温度、湿度变化后 , X线片质量明显下降 , 此外辗转过程中耗费节节升高 。 霍奇斯在芝加哥和威斯康辛朋友们的帮助下 , 得以直接订到罗切斯特的新鲜X线软片 , 以棉线封口国际空运包裹直达北京 , 后将软片放入铁桶以石蜡密封 , 存于医院冷藏室 , X线软片质量的提高直接提升了X线摄影的整体水平[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