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难而上,不辜负每一个供肺


器官移植工作之所以特殊 , 在于它必须要利用另外一个人的器官才能够完成手术 , 也就是说 , 没有器官捐献就没有器官移植 。 经过多年发展 , 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数量已居全球第二位 , 器官移植受者的生存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 在所有的器官移植中 , 肺移植的难度排在榜首 。 2020年 , 上海市肺移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上海市肺科医院成立 , 这支代表上海肺移植水平的团队由多学科力量组成 , 在国际移植标准的基础上不断探索 , 不断完善肺移植诊疗规范 。
【迎难而上,不辜负每一个供肺】 在中国 , 每年约有一万人需要接受肺移植 , 而真正实际接受手术的不到5% 。 肺移植的手术量与肝、肾移植为何不在一个数量级别?“拥有肺移植资质的医院少 , 愿意去做肺移植的医院更少 。 肺移植涉及多个科室 , 靠少数几个科室是完不成的 。 ” 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上海市肺移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陈昶说 。
肺移植手术难 , 还有一个原因 , 活肺的保存很难 。 我国边缘供肺比例较高 , 高质量的供肺比较缺少 。 “对于肺移植团队来说 , 只要没有亲眼见到供体 , 并对肺源进行评估维护 , 就始终无法确认是否适合移植 。 ”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主任朱余明说 , 肺源从供体身上取下 , 到植入受体体内血流灌注为止 , 有一段安全的冷缺血时间 。 如果超过了冷缺血时间 , 肺源质量将变差甚至无法使用 , 因此 , 取肺必须争分夺秒;另外 , 许多潜在供肺缺乏足够的维护 , 或供肺质量一般 , 又容易感染 , 导致大量肺器官被浪费 。

迎难而上,不辜负每一个供肺
本文插图



图说:肺移植手术现场新民晚报首席采访人员 陈炅玮 摄(下同)
上月 , 采访人员曾历时7个多小时 , 在肺科医院的手术室内观看了一台高难度肺移植手术 , 过程可谓一波三折 , 惊心动魄 。 肺移植从术前供体的获取、运输 , 到手术过程的分秒必争 , 再到术后的维护都有极高的要求 , 一例移植手术至少需要30多个医护人员的共同参与 , 在这个过程中 , 如何形成良好的规范标准?

迎难而上,不辜负每一个供肺
本文插图



图说:一例移植手术至少需要30多个医护人员参与
最早的人类肺移植手术可以追溯到1963年 , 肺移植的标准逐步形成 , 而上海市肺科医院在肺移植领域创造了很多个国内、国际第一 。 朱余明指出 , 2003年;肺科医院完成了第一例成功的肺移植手术 。 至2021年5月 , 共开展肺移植手术209例 , 2021年已实施19例 , 移植成功率在95%以上 , 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