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千亿个神经元,科学家如何揭开人脑“谜团”( 二 )


多个研究热点涌现
第一财经采访人员在浦江创新论坛现场了解道 , 蒲慕明团队已设计有15项脑功能定量检测的工具集 , 有望在2025年建立指标 , 并在2050年推广至全国 。
脑机智能技术作为脑计划的另一个“翼” , 可以通过调控大脑的技术 , 如磁、光、超声来改变大脑的状态 。 “国内脑机接口主要有两个方向 , 一个是脑控 , 例如瘫痪患者可以操控外面的假肢;另一个是控脑 , 外界器件产生电信息、磁信息 , 来控制大脑的活动 。 ”蒲慕明介绍道 。
蒲慕明希望 , 通过研究大脑 , 将计算神经科学的理论和算法引申到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里 , 做出计算机的架构 , 最终实现智能体能够与人讲话、照顾家庭 。
面对脑机接口领域“如何解码大脑信息”等障碍 , 国内技术与马斯克的技术有多大差距?
蒲慕明认为 , 在微小化和无线传输方面 , 马斯克的集成化做得更好 , 但国内技术与其差距并不是太大 , 且国内已经能够通过柔性电极刺激神经元 , 主要方向是闭环的脑机接口 。 蒲慕明相信 , 5年之内 , 国内技术会与马斯克的研究并驾齐驱 。
除了脑机接口这一研究热点 , 全球科学家对何种因素会导致人的某种疾病或哪一类社会行为的研究侧重点也各有不同 。
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Valery Grinevich教授研究应激、压力 , 或人的某类行为是如何在分子层面发生作用的 , 例如催产素对于人脑部的功能和行为的调节研究 。
Valery Grinevich教授分析称 , 催产素神经元会调节人的社交行为 , 它可以让人体更好地完成社交互动 。 借助催产素通路 , 可以更好的让人具有更多的社交动机 。 所谓的社交愉悦感很多就是由催产素造成的 。
通过各种研究 , 甚至能够理解个体化差异背后其实是有生物学基础的 。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马燚娜研究发现 , 利己性和利他性是有差异的 , 相对应的是两种类型的人 , 一种叫亲社会型 , 他们会把总获得量做到最大 。 第二个是利己者 , 即自私的个体 , 目标是把他们自己的获益放到最大 。
马燚娜研究发现 , 催产素对亲社会的作用主要是对自私个体有效 , 对亲社会个体的作用微乎其微 。 也因此 , 她认为对中心节点的人给予催产素的注射 , 能够增加整个群体的合作性 。
多名科学家表示 , 必须承认 , 人和动物之间是有类似性的 , 看上去好像是靠脑子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 但是无论哪类研究 , 提出的概念都是基于社交的相互作用或社交认知 , 并不是单纯由一个人的大脑决定的 。 因此 , 是由神经信号、行为信号还有其他信号 , 一同来推动了人类做出某一种行为 。
脑疾病治疗的未来
蒲慕明指出 ,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现在世界社会负担最严重的就是脑疾病 , 包括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老年痴呆等 。 脑疾病社会负担超过癌症和心血管病 , 社会面临很大的问题 , 然而 , 更严重的问题是没有治疗脑疾病很有效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