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抗甲状腺药物”“遭遇”7种不良反应,这样处理就对了|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 ,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
“Graves病甲亢”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病 , 经典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口服药物治疗、碘131治疗和手术治疗 。 目前在我国 , 大多数Graves病甲亢仍首选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 , 其优点是方便无创、疗效较为肯定、不会导致永久性甲减 , 但是药物治疗也有它的问题 , 那就是药物的副作用 , 偶尔还会引起比较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 那么我们在临床上遇到抗甲状腺药物出现不良反应时 , 该怎样处理才对呢?恰逢2021年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 , 笔者参考文献 , 做一总结 , 以飨读者 。
本文插图
抗甲状腺药物(ATD)主要有三种:
甲巯咪唑(MMI)、丙硫氧嘧啶(PTU)、卡比马唑(CMZ , 即甲亢平) , 是目前临床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重要武器 , 我国主要应用的是前两种: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 。
一、ATD与肝损害
肝损害是ATD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 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 文献报道PTU发生率为2.7% , MMI为0.4% , 多发生于治疗后的4个月内 。 但诊断时要注意判断肝损害是发生在用药之前 , 还是用药之后 , 因为甲亢本身、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及其它药物均可引起肝损伤 , 为此建议ATD治疗前常规检测肝功能以便鉴别 , 并告知患者ATD的不良反应 , 根据情况在肝功能正常后方可用药 。
1.MMI引起的肝损伤
通常表现为淤胆型肝毒性 , 表现为黄疸及肝酶升高的中毒性肝炎 , 多发生在40岁以上患者 , 但大多数情况下较为轻微 , 罕见引起肝坏死 。 据文献报告所知 , 目前还没有与MMI相关的肝毒性死亡病例的报道 。 有研究提示 , MMI与肝毒性风险之间似乎存在剂量依赖关系 。 停ATD药后肝功能好转或恢复 。 病理检查往往发现:肝小叶内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炎性浸润 , 再次用药仍可引起肝损害 。
处理:
MMI引起肝损害需要停药或减量 。 如患者为亚临床肝损害 , 或仅有肝功能轻度异常 , 一般不需要停药 , 但要联合护肝治疗;若肝损害显著 , 出现肝毒性迹象和/或症状 , 基线转氨酶>3-5倍ULN , 应立即停药 , 更改治疗方案 , 例如采用放射性碘或者手术治疗 。 MMI肝损害主要是胆汁淤积性肝损害 , 因此需采用逆转胆汁淤积的治疗方案(如使用熊去氧胆酸)进行保肝治疗 。
2.PTU诱发的肝毒性
可能与自身免疫或特异性反应引起肝细胞损伤有关 , 表现为血清AST、ALT升高 , 约8.3%的患者转氨酶高3倍ULN , 胆红素中度升高 , 并伴有恶心、呕吐以及其他身体不适 , 大多数情况下 , 这些异常会自行缓解 , 偶见致命的暴发性肝细胞损伤和肝衰竭 , 严重者需要肝移植治疗 。 PTU引起肝损害似乎与剂量无关 , 而且再次使用PTU可能导致肝损伤复发 , 另外发现儿童甲亢患者给予 PTU后比成人更易发生肝损害 。
- 尿酸过高关节疼痛?当心得痛风,每天喝点碱性茶,关节舒服多了
- 抗衰老|衰老不仅表现在年龄和脸上,身体哪些变化提示衰老?带你一探究竟
- 女人“绝经”后,衰老会变快吗?答案可能是这样的,看完就明白了
- 每天晨练越早越好?这5个关于晨练的“误区”,希望你知道
- 干姜加一物,被称为天然“泻药”,排出黑臭宿便,口气也清新了
- 食物胰岛素,糖尿病的“天敌”,经常吃一点,糖尿病悄悄退下
- 睡觉时身体突然抖一下,不是身体在长个?小心是这2种疾病作祟
- 脾胃|国人“十人九脾虚”,外国人却很少有脾虚,这是为什么?
- 聚焦|躁郁症:破碎之后,“我”的自白
- 睡不着|晚上总是睡不着,是啥原因?医生给您解答,并给出中、西医应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