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的口腔致病菌:中山大学揭示其促肠癌机制



危险的口腔致病菌:中山大学揭示其促肠癌机制
本文插图



危险的口腔致病菌:中山大学揭示其促肠癌机制
本文插图


Cancer Research——[9.727]
① 与结直肠腺瘤或健康对照相比 , 结直肠癌患者的粪便及肿瘤组织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显著富集;② 在2个结直肠癌患者队列(分别含155人及237人)中 , 肿瘤组织的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与更差的预后(更短的总生存期及更低的5年无病生存率)相关;③ 在多种结直肠癌小鼠模型中 , 牙龈卟啉单胞菌可促进肿瘤生长;④ 牙龈卟啉单胞菌可增加小鼠原位肿瘤中的髓系细胞浸润 , 并诱导促炎微环境;⑤ 牙龈卟啉单胞菌通过激活造血细胞的NLRP3炎性小体促进结直肠癌 。
【主编评语】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的Zhi Wang团队与程斌团队在Cancer Research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 , 发现牙龈卟啉单胞菌(口腔致病菌)可通过激活造血细胞中的NLRP3炎性小体 , 增加髓系细胞的肿瘤浸润并诱导促炎肿瘤微环境 , 从而促进结直肠癌小鼠模型的肿瘤生长 。 在结直肠癌患者中 , 肿瘤组织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富集 , 且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与更差的预后相关 。 (@szx)
【原文信息】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romotes Colorectal Carcinoma by Activating the Hematopoietic NLRP3 Inflammasome
2021-05-18, doi: 10.1158/0008-5472.CAN-20-382
ISME Journal——[9.18]
① 在31名肺癌患者中 , 非恶病质与恶病质组(n=12)患者在肠道菌群组成、宏基因组功能通路和相关血浆代谢物方面存在显著差异;② 恶病质患者血浆中支链氨基酸、甲基组胺和维生素存在显著消耗 , 这也反映在相关肠道菌群功能通路的损耗 , 此外恶病质患者肠道菌群的脂多糖生物合成能力显著升高;③ 非恶病质患者中支链氨基酸和3-氧代草酸的富集分别与肠道普氏杆菌和加氏乳杆菌正相关;④ 高性能机器学习模型进一步观察到肠道菌群参与恶病质 。
【主编评语】
恶病质与癌症患者的存活率下降有关 , 其患病率高达80% 。 恶病质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 , 治疗方案也很有限 。 最新发表在ISME Journal的研究发现 , 在临床环境中 , 恶病质宿主代谢和特定肠道微生物种类及功能之间存在联系 。 该研究提示肠道微生物群可能对恶病质具有治疗相关应用 。 (@楂小夭)
【原文信息】
Distinct composition and metabolic functions of human gut microbiota are associated with cachexia in lung cancer patients
2021-05-17, doi: 10.1038/s41396-021-00998-8
Gut——[19.819]
① 纳入来自2个队列的11,741例质子泵抑制剂(PPI)使用者和非PPI使用者;② 在中位随访的4.3年期间 , PPI使用与胃癌发病率升高显著相关 , PPI使用者的胃癌发病率为非PPI使用者的2.37倍(118/51813人-年 vs. 40/49729人-年);③ 胃癌发病率随PPI使用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④ 在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人群中 , 相比非PPI使用者 , 使用PPI超过180天与胃癌发病率上升至2.22倍显著相关(30/12470人-年 vs. 9/7814人-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