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患者频繁就诊行为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二 )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通过前期调查了解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人群的频繁就诊情况 , 通过医院门诊管理系统筛选出1 029例在2014-10-31至2017-10-30每年就诊次数均在前10%的老年患者[7] 。 2018年5月 , 通过提前与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进行沟通 , 在医生的帮助和引荐下 , 目的性选取当月就诊于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且具有3年持续频繁就诊行为的老年患者 。 按照信息饱和的原则 , 当受访者不再提供新的信息时 , 另采访2例患者以确保不再有新的信息出现 , 最终有20例老年患者参与了本次调查 。 纳入标准:(1)年龄≥60岁;(2)3年内就诊次数均在前10% 。 排除标准:(1)听力或理解障碍无法接受调查;(2)代配药或长期卧床的患者;(3)拒绝接受访谈或未签署知情同意书 。
1.2 研究方法
1.2.1 访谈内容 围绕患者的频繁就诊行为 , 研究者根据计划行为理论自行编制访谈提纲 。 该理论由AJZEN[8]在1991年编制 , 模型认为患者的行为意向主要取决于3方面: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 。 其中 , 态度是指个体对其所进行某项特定行为好坏的评估;主观规范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个特定行为时所感知到的社会压力 , 其反映的是重要他人或团体对个体行为决策的影响;知觉行为控制指的是个体在执行某个特定行为时 , 所感受到的容易或困难的程度 , 其所反映的是个体对于促进或阻碍这一特定行为的认知情况 。 三者共同影响行为意向 , 导致实际行为发生(见图1) 。 计划行为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为研究 , 具有较好的解释力和预测力[9] 。 本研究使用的访谈提纲为:(1)认知测量:您认为什么行为可以称作频繁就诊行为?(2)态度测量:您认为频繁就诊对您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3)主观规范测量:有哪些因素(医院、社会、家庭、政府、政策等)会影响您的这种就诊行为?(4)知觉行为控制测量:有哪些因素、情况或时机会促使或限制您来医院就诊的频次?(5)对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什么意见或建议?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患者频繁就诊行为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文章插图
1.2.2 访谈方式 2018年5月采取半结构化的方法由同一名研究者对患者进行一对一深入访谈 , 访谈地点在医生办公室 , 访谈时间为30~50 min , 根据患者提供信息的丰富程度进行适当增减 。 访谈前向患者说明此次调查的目的及简要过程 , 获得患者同意后进行录音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 首先使用一份简短的问卷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 , 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及就诊频次;随后研究者围绕访谈提纲进行访谈 , 引导患者回答并进行适当追问 , 对患者的有关看法、理解、建议等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记录并录音 。
1.2.3 心理评估 考虑到频繁就诊行为可能与患者的心理精神状况有关 , 本研究组通过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10]及广泛性焦虑障碍7项量表(GAD-7)[11]分别对患者近2周的抑郁和焦虑情况初步评估 , PHQ-9量表共9个条目 , 每个条目设置有4个选项:完全不会、好几天、一半以上的天数、几乎每天 , 分别对应分值0、1、2、3分 , 满分为27分 。 根据总分进行抑郁分级:0~4分为无抑郁症状;5~9分为可能有轻微抑郁症状;10~14分为可能有中度抑郁症状;15~19分为可能有中重度抑郁症状;20~27分为可能有重度抑郁症状[12] 。 GAD-7量表共7个条目 , 每个条目分别对应4个选项:完全不会、好几天、一半以上的天数、几乎每天 , 分别对应分值0、1、2、3分 , 满分为21分 。 分值0~4分:无焦虑症状;5~9分:轻微焦虑症状;10~14分:中度焦虑症状;15~21分:重度焦虑症状[13] 。 每次访谈结束及时进行整理归纳 , 如有遗漏或模糊的条目通过后续电话回访进行核实 。 在访谈过程中 , 研究者始终保持尊重和中立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