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护好“内力”防失能

受访专家
北京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陈 彪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 杜 鹏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 马丽娜
本报采访人员 石筱璇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 , 增强和维护内在能力是实现老年人健康老龄化的关键 。 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马丽娜及其研究团队近日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显示 , 我国39.9%的老人在运动、认知、活力、感官和心理等方面的内在能力有所下降 。
老人护好“内力”防失能文章插图
内在能力下降为失能拉响警报
内在能力是世界卫生组织于2015年在《关于老龄化与健康的全球报告》中提出的概念 , 指的是个体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使用的全部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 主要体现在运动能力、活力、感官(视觉和听力)、认知和心理五个关键领域 。
新研究采用中国老年健康综合评估研究的数据 , 调查了全国5823位60~98岁的社区老年人 , 发现其中2506人存在至少一方面功能的下降 , 具体为运动功能下降17.8% , 感官功能下降14.2% , 活力下降12.6% , 心理功能下降12.2% , 认知功能下降11.1% 。 研究的第一作者马丽娜解释说 , 排除社会人口学、生活方式和疾病等影响因素 , 内在能力明显下降的老人出现衰弱、跌倒、骨折、行动不便等的风险是无内在能力下降老人的1.656~19.021倍 。 换句话说 , 内在能力下降的老年人躯体功能、视听力、认知功能受损等问题更突出 , 也更有可能出现机体功能障碍 , 也就是失能 。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 , 目前全球约有10亿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能 , 占总人口的15.6%;而在我国 , 2015年的数据显示 , 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已达4063万人 , 占老年人口的18.3% 。 北京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主任委员陈彪表示 , 失能不仅影响老年人自己的生活质量 , 同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 。 积极应对老年人失能问题、提高老人晚年生活质量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公共健康问题 。
年龄增长不是唯一影响因素
针对新研究得出的结果 ,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有着不同的解读 。 他认为 , 相比过去 , 我国老年人的内在能力整体有所提升 。 之所以数据显示四成老人内在能力下降 , 很可能是因为人类预期寿命延长、高龄老人明显增多 , 以致拉低了平均值 。
内在能力的高低受到年龄影响 , 但高龄并不是导致内在能力下降的唯一影响因素 。 比如 , 美国一名85岁的老人 , 从70岁开始跑马拉松 , 坚持了16年 , 并在2018年成为纽约马拉松历史上年龄最大的完赛者 。 中国85岁的时尚老人王德顺参与时尚走秀 , 因形体肌肉优美 , 被称为行走的“活雕塑” 。 而同样是85岁 , 意大利一位老人却因过马路太慢而被罚款 。
除年龄外 , 其他影响“内力”的因素还包括以下几个 。
过瘦或过胖 。 低体重、超重或肥胖老人在运动能力方面出现问题的可能性相对更高:低体重老人肌肉量不足 , 肌力下降 , 易发生跌倒、骨折等意外;超重、肥胖者身体负担过大 , 跌倒受伤的风险也更高 。 超重肥胖还是多种慢性病的重要诱发因素 , 极可能导致内在能力下降 。
慢性病太多 。 慢性病是老年人失能的高危因素 , 患慢病数量越多 , 失能率越高 。 其中 , 肌肉骨骼疾病、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是导致老年人失能的主要原因 。
社交活动少 。 参与社会活动对促进老人健康有重要作用 。 社会活动参与频率的降低 , 可直接造成老年人运动量下降、心理疾病风险增加等 , 特别是抑郁情绪长期得不到缓解 , 对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影响很大 。 研究显示 , 患抑郁症老人的失能率是没有抑郁症者的1.674倍 。
生活习惯差 。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老人 , 如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吸烟、不喝酒等 , 拥有更好的健康状况 , 失能风险会明显降低 。 反之 , 生活习惯差的老人 , 即便尚未患上各种慢病 , 内在能力也将呈现加速下降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