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2021年24小时养生表来了,照着做健康一整年( 二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 , 成年男性每日最少饮用1700mL(约8.5杯)水 , 女性最少饮用1500mL(约7.5杯)水 。
提醒:
1、少量多次 , 每次1杯(200mL) 。
2、饮用白开水 , 不要用饮料代替 。
3、有尿意?及时去 , 别憋着 。
18:00 开始吃晚饭晚饭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 。 再忙 , 也要按时吃晚饭!
内蒙古营养健康促进会副会长王思露曾指出 , 不吃晚饭 , 胃里的胃液没有食物需要消化 , 那么胃酸就可能会损伤自己的胃黏膜 , 从而就会导致胃部出现一些不适的反应 , 时间一长 , 甚至会出现胃炎、胃溃疡等问题 。
晚餐时间建议最好放在6~8点 , 晚上9点以后请避免进餐 。
因为晚餐吃得太早的话 , 与睡觉时间相隔较远 , 可能会饿 , 影响睡眠 。
晚餐吃得晚 , 摄入的能量物质并不容易被代谢 , 自然就会被身体转化为脂肪物质进行储存 。
另外 , 晚饭吃得过晚 , 也会增加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
提醒:
1、要“查漏补缺”
吃晚饭前 , 回想一下早餐和午餐都吃了什么 , 在晚上把今天缺乏的营养都补上 。
2、要口味清淡
晚饭要吃得清淡一些 , 适当吃些肌纤维短、好消化的鱼、瘦肉、蛋类 , 少吃肥肉 。
3、适当吃点粗粮
建议晚餐要保证食物的多样性 , 注重粗细搭配 , 多吃些蔬菜和粗粮 , 从而摄入更多的膳食纤维 , 增加胃肠动力 , 有助消化及排便 。
19:00 做做运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发现 , 与运动最少的一成人相比 , 运动最多的一成人平均患癌几率降低7% 。
运动最多的人平均每天快走超过1小时 , 他们患食道癌的几率少42% , 肝癌几率少27% , 肾癌几率少23% 。 患病几率降低超两成的还有胃癌、子宫内膜癌及骨髓性白血病 。
常运动还能将患骨髓瘤、结肠癌、头颈癌、直肠癌、胆囊癌和乳腺癌的几率减少一到两成 , 将烟民患肺癌的几率减少26% 。
走路简便易行 , 迈开腿就可以实现 。
提醒:
1、注意控制运动强度 , 平均每天五六千步 。
2、运动时间半小时到四十分钟最好 。
20:00 泡个热水脚“热水泡脚 , 胜吃补药 。 ”
热水泡脚可以改善足部和全身血液循环 , 调节各内分泌腺体分泌各种激素 , 促进新陈代谢 , 还可以改善睡眠 。
另外 , 中医讲“上病下治” , 泡脚时加一些中药 , 还可以起到祛病保健的作用 。
提醒:
1、泡脚最好在临睡前1-2个小时 。
2、不要用太烫的水 , 感觉身体微微发热即可 。
3、时间也不宜太长 , 一般10分钟~20分钟即可 。
21:00 放下手机 , 和家人聊会天泡完脚就倚沙发上玩手机?这不是懂养生的人该有的做法!
很难相信 , 手机竟然成为很多亲人间难以逾越的鸿沟 。 尤其是夫妻关系最忌讳的事情就是不沟通 , 时间久了 , 再亲密的人 , 也会越走越远 。
长辈和家人需要的不是来自微信 , 亦或是朋友圈的问候 , 而是一种最纯朴的陪伴 。 也许只是简单的几句交流 , 或者只是简单的分享 。 面对面的沟通虽然简单 , 但是直达人心 , 一股暖流 。
提醒:
放下手机 , 主动和家人聊聊天 , 倾诉压力 , 互相劝慰 , 交流开心或者不开心的事儿 , 既解压、调整情绪 , 又增进感情 , 当然也利于长寿!
23:00 关灯睡觉北京安贞医院干部保健科主任医师马涵英曾表示 , 熬夜时 , 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 , 不断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 , 会造成血管收缩异常 。
长期缺乏睡眠 , 人就会感觉紧张、焦虑 , 容易诱发或加重高血压 。 对于本身有房颤、心律不齐、冠心病等病人 , 熬夜无形中给心脏加重负荷 , 很容易发生心肌梗塞等事故 。
那么 , 最晚几点前该入睡呢?晚上11点以前最好入睡!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荆志伟曾指出 , 子时是阴阳交替之时 , 晚上11点到1点阴气最盛 , 如果你处在睡眠状态的话 , 阳气刚刚增长起来 , 入睡最能养阴 , 睡眠质量也最好 , 高血脂等许多生活方式疾病或亚健康状态发作的几率就很小了 。
- 【新药进展】全球乙肝新药进展(更新至2021年6月,独家整理)
- 2021年ASCO摘要乳腺癌合集5(中文翻译版)大放送-最权威的传递最新肿瘤治疗进展的宝典
- 例例声辉 | 发病超24小时的DWI阴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治疗方案你选对了吗?
- 得了乙肝的人寿命都很短?做到这几点,寿命会很长,请收藏
- 2021年中国?过敏?诊断市场规模及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 建议收藏!手把手教您如何变更医保定点医院
- 收藏!科普CPR和AED 挽救埃里克森的黄金4分钟是什么?
- 修订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列入2021年立法计划,器官捐献志愿者6年增百倍
- 6种人的肝脏容易长胖?两招帮你逆转脂肪肝,很多人都收藏了!
- 糖尿病|2021年最新的血糖标准来了,包括不同健康状况的糖友指标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