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猫冬”,防寒护阳

【学会“猫冬”,防寒护阳】受访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教授 赵 艳
本报采访人员 单祺雯
中医养生素有“冬主闭藏”的说法,冬天是阴气盛极、阳气潜藏的季节 , 所以很多动物都会在此时“冬眠” , 以养精蓄锐 。 其实 , 人们养生也要学着“猫冬”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教授赵艳说 , “猫冬”其实就是“藏好”饮食起居 , 目的是为了藏精纳气 , 保存体力 , 增强自身免疫力 , 这样才能在春天万物复苏、各种病菌蠢蠢欲动时 , 更好地抵御外邪侵袭 。 提到“猫冬” ,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猫着不动” , 这是不对的 。 科学合理的“猫冬”是动静结合 , 需要掌握以下原则 。
学会“猫冬”,防寒护阳文章插图
防住寒邪 。 “寒为万病之源” , 可以引起很多疾病 。 中医认为 , “寒为阴邪 , 易伤阳气” 。 阳气是脏腑工作的根本 , 生命活动都离不开它的推动;寒气作为阴邪又最易伤阳气 , 阳气一旦受损 , 身体免疫力就会下降 , 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 寒邪还常常伴随风邪一起伤人 , 称为风寒 。 所以在严寒天气下 , 尽可能少出门;出门要注意防寒保暖 , 穿衣原则是不能过热也不能受凉 , 尤其护好头颈、胸腹部、后背和脚踝 , 始终保持身体温暖即可 。 因为 , 穿着过热可能会出汗 , 湿气寒气交叠更加伤身 。 另外 , 口鼻是寒气进入身体的最佳通道 , 出门最好戴上口罩 。 如果白天受了风寒 , 晚上回家可以“泡脚”弥补 。 睡前用40°C左右的热水泡脚 , 可驱散全身寒气 。 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加点“料” , 比如生姜片等 。
早睡晚起 。 传统医学理论认为 , 每天早睡晚起 ,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 有利人体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 赵艳表示 , 冬季尤其要保护精气 , 早睡晚起 , 以太阳出来再起床为宜 , 特别是老年人和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 , 醒后可以躺在床上伸伸懒腰、揉揉胳膊和腿脚 。 晚起对于上班族而言可能很难做到 , 但一定要早睡、别熬夜 。
运动宜静 。 适量的运动能强身健体 , 但在冬季 , 运动宜静不宜剧烈 。 这里的剧烈指的是一切能让人大汗淋漓的运动 。 中医学认为 , “春夏养阳 , 秋冬养阴” , 出汗太多容易耗伤阳气和阴津 。 运动可以选择强度小的项目 , 比如做八段锦、打太极拳等 。
饮食要温 。 身体脏腑也需要顺应自然界规律 , 养精蓄锐迎接来年升发之际 , 前提是需要“暖食物”滋补肾阳 。 可适量多吃一些羊肉、河虾、韭菜、肉桂等食物 。 大家在家可以用5~10克肉桂、100克粳米一同煮粥食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