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物增加患糖尿病风险:原因、预防、筛查、治疗

70年前 , 抗精神病药物的发现是精神病治疗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 尤其对于重型精神病患者 , 开始改变了精神病人的生活质量 。 在此之前 , 精神病人的生活多数是在精神病院度过 , 并且接受有限治疗 , 比如镇静剂、电惊厥疗法、胰岛素诱导的低血糖昏迷、或者脑额叶切除术 。
抗精神病药物不仅治疗精神病的急性发作 , 在长期使用上还可以预防精神病的复发 , 减少病人住院次数和自杀可能性 。 但是 , 随着抗精神病药物的推广和使用 , 一些副作用相继出现 , 除了长期使用可以引起锥体外系运动障碍以外 , 它还可以引起机体代谢问题 , 包括体重增加、糖尿病、血脂异常 。 糖尿病是一个值得注重的问题 , 因为糖尿病可以引起全身各器官的并发症 , 甚至可以并发危及生命的心脏病和中风 。 关于抗精神病药物和糖尿病之间的关系、用药后发生糖尿病风险的原因和机制、如何预防、筛查、治疗糖尿病和注意事项 , 翻阅近些年文献 , 进行分析和总结 , 以飨读者 。
抗精神病药物增加患糖尿病风险:原因、预防、筛查、治疗文章插图
重要里程碑
首先 , 回顾一下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历程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又称“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异丙嗪】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 。 最初使用在1949年 , 是为了防止病人在手术中发生休克 , 在使用过程中才发现其可以使焦虑不安、狂躁的病人镇静的作用 。
【氯丙嗪】
“氯代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物 。 最初使用在1952年 , 1个躁狂症病人成功使用氯丙嗪控制其病症 。 在随后10年 , 精神科医生开始在临床上使用氯丙嗪 , 并且其他吩噻嗪类药物(三氟哌嗪、甲硫达嗪、氟奋乃静)也逐渐应用在临床上 。
【氟哌啶醇】
“丁基苯酚”类抗精神病药物 , 使用于1950年代末 , 作为镇痛药物被使用 , 在动物实验中才被发现具有抗精神病效果 。
【缺点】
长期使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引起锥体外系运动障碍和高泌乳血症 。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又称“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氯氮平】
【抗精神病药物增加患糖尿病风险:原因、预防、筛查、治疗】1958年 , 首个研制合成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 它可以明显减少锥体外系运动障碍的发生 。 与其他抗精神病药物相比 , 它有非常好的抗精神病效果 。 现在 , 氯氮平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必备药品 。 缺点:引起血粒细胞缺乏症 。
【其它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陆续在1990年代和2000年初被研制和使用 , 包括利培酮(1993年)、奥氮平(1996年)、奎硫平(1997)、齐拉西酮(2001)、阿立哌唑(2002) 。
【优点】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可以明显减少锥体外系运动障碍发生 。
明确抗精神病药物与糖尿病之间因果关系是一件难事糖尿病是多因素导致的复杂慢性疾病 , 它的发生与遗传、环境、一些疾病有着密切关系 , 因此很难明确抗精神病药物与糖尿病之间因果关系 。 近些年 , 不少临床研究在探索和证实这个关系 , 得出一些结论:
1. 女性患者、或者多次精神病发作的精神病患者:相对更容易得糖尿病 。
2. 不同抗精神病药物之间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不尽相同: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中 , 氯丙嗪和奋乃静明显增加患有糖尿病的风险 。 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中 , 氯氮平和奥氮平显著增加发生糖尿病的风险 , 其次是奎硫平和利培酮 。
3. 初次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会增加患有糖尿病的风险:主要见于奥氮平和氯氮平 , 很少见于阿立哌唑 。
4. 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中 , 奥氮平和氯氮平明显增加发生糖尿病的风险 。
5. 抗精神病药物剂量越大 , 引起糖尿病风险越大 , 有剂量依赖性:主要见于奥氮平 , 不包括阿立哌唑和齐拉西酮 。 此外 , 奎硫平和利培酮在最大剂量使用时患糖尿病的风险会更高 , 但是在低剂量时不会发生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