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素|JACC发布全球近30年心血管危险因素排名,10张图帮你总结好了!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因素|JACC发布全球近30年心血管危险因素排名,10张图帮你总结好了!
文章插图
一文全面整理,你想要的都在这!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疾病患病的风险因素也有所改变。面对患者们提问:“医生,我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哪些方面”,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回答的侧重点是否应当有所调整呢?
近来,JACC上发表的一篇重磅研究分析了从1990年到2019年,204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亿人群,分析了全球近30年来心血管疾病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变化情况。
 因素|JACC发布全球近30年心血管危险因素排名,10张图帮你总结好了!
文章插图
图1 文献内容
总览:心血管疾病——全球面临的挑战
过去10年来,心血管疾病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在持续上升。全球范围内造成的死亡例数几乎翻了一番,从1990年的2.71亿例(95%UI:2.57亿例)增加到2019年的5.23亿例(95%UI:4.97亿例-5.5亿例)。
 因素|JACC发布全球近30年心血管危险因素排名,10张图帮你总结好了!
文章插图
图2 心血管死亡人数及比率数据
从1990年到2019年,年龄标化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和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LL)大幅下降,流行病病例数和疾病所致伤残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年(YLD)年龄标化率的小幅逐步下降,表明人口增长和老龄化是心血管疾病总量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
可干预危险因素,全面梳理
 因素|JACC发布全球近30年心血管危险因素排名,10张图帮你总结好了!
文章插图
图3 可干预死亡风险内容
从1990年到2019年,排名前12的危险因素可分为三大类,1.代谢类风险;2.环境和职业风险;3.行为风险;
由图可知,1990年风险因素的排序是1.高收缩压;2.饮食风险;3.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空气污染;5.烟草;6.高体重指数;7.高空腹血糖;8.肾功能不全;9.非最佳温度;10.其他环境风险;11.饮酒;12.低体力活动。
2019年与1990年相比,危险因素排序顺序中发生变化的只有5、6位,即烟草与高体重指数。可见,目前,高体重指数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每种风险因素的具体变化如何呢?让我们一一为大家分析:
01
高收缩压
▎全球8.28亿成年人中枪,高收缩压稳居第一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长,从1990年到2019年,全球受收缩压升高影响的成年人人数从21.8亿(95%UI:21.1亿-22.6亿)增加到40.6亿(95%UI:3.96亿-41.5亿)。
截止2019年,全球有8.28亿(95%UI:7.68亿至8.88亿)成年人收缩压SBP>140 mmHg,达到了药物治疗的门槛,应当接受定期治疗。
而针对降压需要达到的水平,本次GBD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只有将收缩压降至110-115 mmHg才能达到降低人群暴露风险的目的。
降低收缩压的方法有包括降低食盐摄入至3 g/d、摄取足够钾(通过补充水果和蔬菜)、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的调整,以及通过增加运动频率、维持正常体重等干预措施来降低收缩压。
02
饮食风险
▎从子女到父母,都需注意膳食结构
 因素|JACC发布全球近30年心血管危险因素排名,10张图帮你总结好了!
文章插图
图4 饮食风险内容
每年有1.88亿人(95%UI:1.56-2.25亿)因不合理膳食结构所致的饮食风险而死亡,其中,794万人(95%UI:647-76万)死于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不当饮食致死的主因。
世界范围内,饮食风险造成的绝对疾病负担已经持续增长了30年。男性和女性由膳食风险造成的伤残调整寿命年在55岁至70岁之间达到峰值。与80岁以下各年龄组的女性相比,男性的伤残调整寿命年大大超过女性。
 因素|JACC发布全球近30年心血管危险因素排名,10张图帮你总结好了!
文章插图
图5 饮食风险年龄分布的伤残调整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