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饱|如何让人从“吃得饱”到“吃得健康”?“华佗故里”这么干!

谯城,古称“谯”“亳”,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是亳州市唯一的市辖区,素有“华佗故里、药材之乡”美誉。千百年来,独特的历史文化,让“养生”在这里非常盛行,中药材更是销往全球。
除了健身、中药,当地人对“吃”也非常讲究,哪怕在小菜馆点个粉鸡汤,老板都会放上几片薄荷叶,透出食材搭配的精心。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吃”有了更高的追求。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人们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吃得健康”?谯城区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不断推动粮食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构建起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同时贯彻“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大力增加绿色优质粮食供给,既满足群众需求,又实现粮食产业提质增效。
 吃得饱|如何让人从“吃得饱”到“吃得健康”?“华佗故里”这么干!
文章插图

传送设备上的面粉。王晓飞摄
高标准农田建设,旱涝都不怕
聂红伟是谯城区大杨镇一家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自己就种了1280亩地。种庄稼最怕各种灾害,虽然今年确实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一年下来,无论是小麦还是玉米,他都迎来了大丰收。
其实,不仅是聂红伟,他所在的聂桥村也都化解了各种困难。其中,最让大家津津乐道的,就是去年全村9860亩地全部进行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但铺设了电力灌溉管道,还疏浚了沟渠,让旱涝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吃得饱|如何让人从“吃得饱”到“吃得健康”?“华佗故里”这么干!
文章插图

聂红伟和工人整理仓库中的玉米。苗子健摄
多年来,对谯城区粮食生产影响最大的是涝灾和旱灾,于是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全区把灌排工程作为投资重点进行集中治理,为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打下坚实基础。
面对旱情,开关一键灌溉;面对涝情,也可以打开沟渠及时排水。今年春夏之交连续干旱,新建灌溉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7月份以来,暴雨持续集中,治理后的项目内涝面积较非治理区下降70%以上,为全区粮食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采访人员从谯城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十三五”期间已累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81.48万亩,同步建设高效节水灌溉10.45万亩。今年9月,谯城区在安徽全省高标准农田现场会上作典型经验介绍。
发展绿色农产品,更多销往长三角
今年的夏粮收购中,聂红伟所在的合作社,小麦价格每斤比外面高出1毛钱左右,而且还不愁销路,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合作社跟五得利、古井等企业签订了优质专用小麦订单,选用符合要求的优质小麦种子。
小麦长势如何?怎么开展田间管理?运用物联网、机械化,聂红伟种植专业合作社的26000亩地,实现了规模化、规范化种植,效率大大提高,成本也大大降低,让粮食质量安全在源头得到更好把控。
像聂红伟所在的合作社,谯城区还有很多。
 吃得饱|如何让人从“吃得饱”到“吃得健康”?“华佗故里”这么干!
文章插图

谯城区开展粮食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吴珍杰摄
近年来,谯城区不断促进粮食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订单生产,大力发展优质专用粮食。截至目前,全区小麦、玉米和大豆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5%以上。2019年,全区发展优质专用小麦88.2万亩,其中订单农业就有69.6万亩。
同时,谯城区还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支持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区建设,促进粮食绿色生产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产品质量的把控,也让优质农产品获得了更大的市场。2020年,谯城区新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5家,农产品销往长三角地区4300吨,同比增幅10.3%,销售额9100万元,同比增幅9.8%。
做好粮食大文章,奉上更多好产品
民以食为天,关键时刻如何确保粮食安全?谯城区交出了一份让群众满意的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