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方|医圣流传下来一张妙方5味药,解决阴虚+湿热并存的“矛盾”体质( 三 )


“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我刚刚用了这么多篇幅才给大家讲清楚,而张仲景只用寥寥数字就已经诠释的非常完美了。这几句话具体什么意思呢?
猪苓汤适应证是阴虚水热互结。在第一个医案中患者小便不利、渴欲饮水、心烦不得眠,这三组主证都有,但对她说来这三组症状都不突出,而突出的是个呕吐。在《伤寒论》中的猪苓汤证中,由于水邪是流动的,水邪犯肺可以出现咳嗽,水邪犯胃可以出现呕吐,水犯浸渍肠道可以出现下利。所以咳嗽、呕吐、下利是猪苓汤证的三个副证。
由于满足了一定的条件,所以郝万山老师本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原则,开出了猪苓汤,没想到效果意外的好,这是需要我们大家学习的。
紧接着往下看,我想说说“渴欲饮水”,其实渴欲饮水,并不是耗伤津液所致,要是这样的话,张仲景应该说“渴欲饮水数升”或“渴欲饮水,口干舌燥”,渴欲饮水本义是渴欲饮但不能饮。
要是真到了那种要喝很多水的地步,体内应该是有大热(实热)的,应该用石膏。但是从方中用滑石,且用量还不多,可以看出不过是有些许余热,且与水饮互结,即为水所掩,故即是有热也微乎其微(虚热)。
还有什么证据能佐证这点呢?第三条,“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什么意思?就是说体内津液缺失,或者出了很多汗之后,体内液体不足的时候不能用这个猪苓汤。
为什么呢?其实我们从一开始就说了猪苓汤是养阴利水剂。如果本身一个人出很多汗,津液就会缺少特别多,再用利水剂,岂不是让津液虚上加虚。
而猪苓汤证不是这样,它其实不是体内津液的缺乏,而是输布产生了问题,都淤堵在某一个地方了,需要利水的东西来解决。
 妙方|医圣流传下来一张妙方5味药,解决阴虚+湿热并存的“矛盾”体质
文章插图

药物解析
猪苓的利水作用强不是偶然的,与其调节气机升降和能开腠理有关。李时珍曰:“猪苓淡渗,气升而又能降,故能开腠理、利小便,与茯苓同功。但入补药,不如茯苓也。”首先一药有升降双重功能,已经不可多得;其次开腠理而利小便,也是难得之品,猪苓与阿胶相配,能利水而不伤阴,养阴而不碍湿,“相反”相成,非常巧妙。
值得一提的是,至于泽泻,世人多知其清热利水,不知更有神妙之用。泽泻生于沼泽浅水之中,但仍能吸取营养物质并让水分遍布全身,所以泽泻有助津液上呈的功效。再加上茯苓、滑石之淡渗利小便,阿胶之养阴润燥,主次分明。
大家看了这篇文章以后不知道有没有引起大家的一些共鸣,实际上体内有湿热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就拿小便不利来举例子,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想要“一泄为快”但是过程既疼痛难忍又不顺利,自然是令人难以忍受。所以,为了避免湿热在我们体内兴风作浪,这里建议大家适当改变一下自己的饮食习惯。
湿热证因热往往依附湿而存在,所以应注意起居环境的改善和饮食调理,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这是预防湿热的关键。
饮食上少吃甜食、甘甜饮料、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吃、少喝酒(湿热之性最大)。少吃肥甘厚味。饮食清淡祛湿。特别要戒除烟酒。多食祛湿的食物如绿豆、冬瓜、丝瓜、赤小豆、西瓜、绿茶、花茶等。
食疗方面,给大家推荐两个方子
 妙方|医圣流传下来一张妙方5味药,解决阴虚+湿热并存的“矛盾”体质
文章插图

去湿平安茶
处方:绵茵陈,川忍冬各15克,川加皮15克,夏枯草15克,藿香、甘草各10克,谷芽25克。
做法:3碗半水煎至1大碗服用,具有去湿消滞、清热、平肝等作用。
和中化湿汤
材料:木棉花30克,鸡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砂仁12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