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啃最硬的面包打最硬的仗,欧洲人对硬面包的执着从何而来?( 三 )


这是一个看似迷惑但细想又很有道理的决定 。 面包出炉后12小时内不允许销售 , 这让面包变得梆硬且丧失风味 , 人们会因此减少食量 。 另一方面 , 原本负责面包生产的是男性工人 , 他们在凌晨就开始制作 , 这样第二天一大早人们就能买到新鲜出炉的面包了 。 可战争爆发后男性大多去了前线 , 面包生产的工作多由妇女承担 , 但妇女需要照顾孩子 , 很难适应黑白颠倒的工作事件 , 所以改为白天烤制放一晚再出售 , 这样还能省下夜晚照明的电力消耗 。 生在战争年代 , 童年的记忆还真就是硬邦邦的黑面包 , 就像我们的爷爷辈 , 年轻时吃惯了窝头仍然会怀念那个味道 。
战争面包几乎影响了两代欧洲人 , 在二战期间到达巅峰 。 苏联人在列宁格勒保卫战中被德军封锁了近900天 , 城内食物的供应量一降再降 。 1941年底 , 一个工人每天只能得到250g的面包 , 不参与重体力劳动的人甚至只能领到125g , 今天我们日常购买到的一整块吐司面包大概有400g-600g , 可以想象当时列宁格勒的平民有多艰苦 。 当然 , 这些面包里还掺了一半以上的糠、谷壳、木屑等非食用成分 。 1943年农作物严重欠收 , 苏联人还可能吃到加了猫狗尸体和草根的面包 , 足够幸运的话还能吃到加了润滑油的煤油味夹生面包 。
不可否认 , 战争时期的面包放在和平年代一定是遭人唾弃的食品 , 可是在苏联人眼里 , 那就是帮助国家赢下战争的英雄 , 是苏联人“吃最硬的列巴 , 打最硬的仗”集体记忆的标志 。 掺杂了各种谷物的黑面包硬面包的味道早就刻在了欧洲人民的记忆当中 , 等到现代 , 人人吃得起精面了 , 有些人怀念儿时的味道 , 有些人为了健康仍然热爱这种亲切的主食 。 由于面包在西方世界承载了太多太多 , 作为亚洲人不理解是很正常的 。 我们虽然也以小麦为主食 , 但面包终究不是我们的主食 , 所以也无法理解欧洲硬面包的质朴 。
我们对欧洲硬面包的误解是非常深的 , 硬面包并非那么硬 , 刚出炉的法棍应该是外脆内软的 , 吃起来有嚼劲有层次 , 只有放了数日之后才会变成真正的武器 。 另外就是对吃法的不了解 , 硬面包多数情况下会与其他食材或菜式搭配 , 比如在俄罗斯 , 大列巴通常要配着红菜汤一起吃 , 干硬的面包吸收了高油高盐的浓厚汤汁 , 在俄国人心中是无敌的存在 , 就像陕西人吃馍要配羊汤或者夹肉一样 。 至于中国常见的面包 , 其实更多的是受到了日本和港澳的影响 , 软白香甜的吐司是受到日式面包的影响 , 大多数加了奶油、果酱、香肠的面包大多都是日本人的杰作 。 日本在战后接受了大量来自美国的优质小麦粉 , 从此走上了本地化美式白面包的不归路 , 发明了各式高油高盐高糖 , 颜色粉嫩出挑 , 用各种水果奶油点缀的面包 。 当然还有一些炒面馅儿或者咖喱味我们也不太接受的面包 。
这种颇受年轻女性喜爱的视觉系面包通常出自日本
在老外眼里 , 这些花里胡哨的面包应该和我们看到老美甜酸炒一切的中式快餐类似 , 谁说正宗跟谁急 。 归根结底 , 这种认知差异还是由面包在饮食中定位不同带来的 。 对我们而言 , 面包是点心是正餐之外的零食或小吃 , 而不是白米饭和大馒头的替代品 。 同样的 , 我们对自己的主食也有严格的定义和坚持 , 馒头就是馒头 , 不会有红豆抹茶馒头、猫山王榴莲馒头和草莓芝士馒头 。 中国面包不硬的原因就是如此 , 但仍有一个世纪之问萦绕心头:同样是小麦当主食 , 为什么西方用炉子烤出了面包 , 而东方却用笼屉蒸出了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