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肿瘤病人同时患有心脏病怎么治?听听三位教授怎么说

医师报融媒体采访人员黄晶
近日 , 在《医师报》直播间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肿瘤医生与心血管医生的对话 。 邀请到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夏云龙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马飞教授 ,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进刚教授主持 。
医师报|肿瘤病人同时患有心脏病怎么治?听听三位教授怎么说
文章图片
肿瘤心脏病学作为一个新兴交叉学科 , 近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 2020年 , 中国肿瘤心脏病学的发展又迈入了一个新阶段 , 在夏云龙教授的推动下 , 将每年的6月5日设立为肿瘤心脏病日 , 并举行了大规模的肿瘤心脏病日宣传活动 。
直播伊始 , 杨进刚教授以一张漫画为引 , 提出了肿瘤与心脏病医生在接收到肿瘤心脏病患者后互相推诿的尴尬现状 。
医师报|肿瘤病人同时患有心脏病怎么治?听听三位教授怎么说
文章图片
问题一:肿瘤科与心血管科如何携手共克难关?
马飞教授:
随着肿瘤治疗飞速发展 , 患者的生存期越来越长 , 一方面抗肿瘤药物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同时带来了心血管问题;另一方面 , 随着患者生存期延长了 , 与普通人一样 , 不可避免地要面临心血管问题 。
《健康中国2030健康战略规划》要求 , 到2030年把整体癌症5年生存率再提高15% 。 提高癌症相关死亡风险 , 同时提高癌症患者非癌死亡风险(如心血管病等) , 将助于实现上一目标 。
要提高医务工作者的肿瘤与心血管病共管的理念 , 不推诿、共承担 , 同时要做好科普宣传 , 肿瘤患者也是心血管病高风险人群 , 要提高警惕 。
夏云龙教授:
肿瘤心脏病学 , 英文是Cardio-Oncology,直译是心脏肿瘤学,为免狭义地理解为心脏长肿瘤 , 中国最后将其定义为肿瘤心脏病学 , 即肿瘤领域的心脏事件 , 共包括四方面内容:
第一 , 抗肿瘤治疗过程中因药物等产生的心血管毒性 , 对心脏的损伤等,如何早期发现、早期预警 , 如何干预治疗 。
第二 , 肿瘤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 两病共存的情况下 , 如何建立高质量的 , 最适宜的治疗方案 , 而不是按下葫芦起了瓢 。
第三 , 两种疾病有很多共同的危险因素 , 如吸烟、肥胖、久坐、高血压、糖尿病等 , 如何针对相关机制研究 , 有效干预其共同危险因素 , 非常必要 。
第四 , 心血管自身肿瘤 , 如心血管的粘液瘤、肉瘤横纹肌肉瘤等 , 或转移瘤 , 虽发病率低 , 但却不可忽视 。
目前 , 最主要的是关注抗肿瘤治疗过程中如何保护心血管 , 避免心血管药物毒性 。 问题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要积极干预血脂 , 对于合并肿瘤的患者是否需要这样?
马飞教授:
一项国内乳腺癌基线调研发现 , 40%的乳腺癌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就伴有血脂异常 , 抗癌治疗后又有20%~30%的正常患者出现血脂异常 , 两者相加 , 高达2/3的乳腺癌患者会出现血脂异常 。
触目惊心的是 , 只有不到1/20的患者因血脂异常就诊 , 采取干预措施 , 远远低于正常高血脂患者 。
研究发现 , 他汀类药物并不会导致肿瘤发生率增高 , 同时也不会影响肿瘤的治疗效果 。 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 , 同样存在心血管异常且血脂异常者 , 用他汀干预相比不用者 , 最终生存期更长 。 因此 , 血脂异常的肿瘤患者 , 可以与其他患者一样 , 使用他汀治疗 。
夏云龙教授:
我们团队近期发表的一篇10万人 , 随访16年的队列研究 , 对男性血脂水平与心血管病和肿瘤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 结果显示 , 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越低 , 心血管发生率越低 , 然而肿瘤发生率的曲线与心血管不一致 , 是分离的 。 血脂低于正常值时 , 肿瘤发生率相对是高的 , 当血脂在正常范围内时 , 肿瘤发生率曲线也在低频徘徊 。
血脂越低 , 心血管风险越低 , 但是对肿瘤等其他疾病的风险影响如何 , 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