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2019年,上海芭蕾舞团在西安演绎芭蕾舞剧《白毛女》。资料图片
文章插图
茅惠芳饰演的喜儿。资料图片
文章插图
多种艺术形式的《白毛女》文艺作品海报。资料图片
文章插图
20世纪70年代,大量有关《白毛女》的“文创产品”受到老百姓的追捧,其中除了小人书、连环画、画报等,台灯底座、茶壶、扑克牌也大受欢迎。图为“白毛女”台灯底座。资料图片
文章插图
《白毛女》曲谱。资料图片
文章插图
【 仙姑|翻身人看翻身戏 新歌剧唱新中国】1950年电影《白毛女》上映时,轰动全国,至今被奉为经典。就在两年后,一对日本夫妇观看后深受感动,他们决定创造性地赋予“白毛女”新的艺术形式——芭蕾舞。这对夫妇就是松山芭蕾舞团创始人清水正夫和他的妻子松山树子。1958年3月,日本松山芭蕾舞团应周总理邀请,进行芭蕾舞剧《白毛女》访华演出。图为周总理与歌剧、舞剧和电影中的三位白毛女扮演者王昆、松山树子、田华(从左到右)。资料图片
文章插图
1950年,歌剧《白毛女》被改编成电影,陈强继续饰演黄世仁。资料图片
编者按:
1942年5月23日,延安文艺座谈会圆满结束,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为革命文艺工作者指明了方向。在《讲话》精神的指导下,革命文艺工作者坚持为人民大众、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深入农村、工厂、部队,开展了大规模群众性文艺活动,创作出一大批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如赵树理的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季的长诗《王贵与李香香》,新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京剧《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等,延安乃至解放区文艺园地出现了百花争妍的新局面。如郭沫若所说,“这是一个新的时代,新的天地,新的世纪。”“在人民翻身的时候,同时也就是文艺翻身的时候。”在这些作品中,我国民族歌剧的开山之作、大型新歌剧《白毛女》,成为《讲话》精神孕育出的一颗尤为璀璨的明珠。作为鲁艺集体创作的成果,不同艺术领域的艺术家携手合作,深思文艺“为群众”以及“如何为群众”的核心命题,书写了一个新的中国故事,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样式,成就了《白毛女》的辉煌与传奇。70多年来,《白毛女》被改编成京剧、芭蕾舞、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至今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本期主题:《白毛女》
1945年4月,中共七大召开期间,歌剧《白毛女》在延安首演。《白毛女》的故事来源于民间传说,讲述了贫苦佃农杨白劳的女儿喜儿,被恶霸地主黄世仁霸占,喜儿逃入深山穴居,青丝变成白发,最后被八路军和昔日恋人大春所救的故事,反映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半个多世纪中,《白毛女》一直活跃在舞台和银幕上,成为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1、从“白毛仙姑”的传说到歌剧《白毛女》的诞生
1945年4月,为迎接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歌剧《白毛女》在延安公演,观众中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毅等中央首长。首场公演盛况空前,因为戏票紧俏,陈赓将军是坐在窗台上看完演出的。该剧的创作团队和演员们收获了雷鸣般的掌声。今年,歌剧《白毛女》走过了76年的历程,已然是中国民族歌剧史上的一个高峰。
歌剧《白毛女》缘于“白毛仙姑”的传说:1940年,在河北北部一个山村中,村干部和村民都很迷信,说曾在庙里看到过“白毛仙姑”,要他们每月初一、十五上供。于是,区干部带人夜里到奶奶庙捉“鬼”,终于逮住了这个“白毛仙姑”。经审问才知道,“白毛仙姑”原来是一个贫苦人家的女儿,被村中的恶霸地主以讨债为名逼死父亲,抢掠回家,后来地主要续娶新人,想阴谋害死她。她设法逃到深山,一住多年,因缺盐少吃,全身发白。她常到奶奶庙去偷贡品,被村人看见,称为“白毛仙姑”。区干部告诉“白毛仙姑”,世道变了,将她从山洞中解救出来……
- 哥斯达黎加|外国人看冬奥|跨越国界的爱!哥斯达黎加也有了“墩墩粉”
- 咸鱼翻身|东野圭吾的冰雪世界
- 茄子|肉末茄子炸酱面
- 成龙|火炬手成龙:在长城让更多人看见中国文化
- 长城|火炬手成龙:在长城让更多人看见中国文化
- 年夜饭|过年吃鱼“年年有余”!但这5种鱼含有毒物质,建议转给家人看看
- 南方人|山东大馒头成精了,南方人看完彻底惊呆!果然还是高手在民间…
- 大馒头|山东大馒头成精了,南方人看完彻底惊呆!果然还是高手在民间…
- 行家|贵州4个“名气小”的尴尬酒品牌,普通人看不上,行家却常囤着喝
- 传统节日|佛山最有年味的老街,百米街道挂满春联,组合体书法外地人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