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嘲讽|乡村教师的执着:手写教案堪比印刷体,却被网友嘲讽没有价值】
文章插图
书法艺术这种直抒心意的表达方式,非常符合中国人直觉感知世界的方式。因此,书法能通透地表达中国人的诗性心灵,成为中国文人表情达意的基本手段。
关于价值,网友不认识这位乡村老师,不知道他一手好字的即得利益,也不明白其长远价值,就妄自评论。书法的现代精神,在于书写过程中所表露的形态是受作者情绪控制的,并直接体现了其艺术修养和文化境界。所以,书法的境界和意境是作者在行笔过程中随思绪和情感迭起而一气呵成的,一手好字,也是美好性德的体现。其次,书法对于中国人宛如性命,生死相随。不管是王羲之、张旭、颜真卿,还是钟繇的《宣示表》我们都熟悉不已。
文章插图
从晋代战乱之时,王导仓惶过江也不忘把钟繇的《宣示表》缝在衣带之中,誓言“帖在人在,帖亡人亡”,到唐太宗指使萧翼骗取《兰亭序》真迹,临终又立下遗嘱,让太子李治把《兰亭》放入昭陵陪葬。
书法与中国人的关系可用8个字来形容:“言志明心,血肉深情”。再说通俗一点,字好看还可以养家糊口。古代书法家众多,卖一幅字画能满足全家老小衣食温饱,若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伯乐”,那么大赚一笔也未尝不可。而对于那些清高的古人来说,一幅好的书法作品,能被人欣赏、夸赞,也是皆大欢喜的事。
现在我们的手写体,大多都是楷书,这位老师能把楷书写成“印刷体”,难能可贵。楷书要求的形体方正,横平竖直,规范整齐被“印刷体”表现的淋漓尽致,也可谓用心良苦。想当年,楷书鼻祖钟繇,以为向韦诞借《蔡伯喈笔法》不成气的口吐鲜血,因此名流千古。古人如此,这位老师对字体的严格自我要求,我们怎能随意菲薄?
文章插图
说到乡村教师以及手写字体,我第一想起来的便是电影《孩子王》,在一个小山包上,一条蜿蜒的小路通往山坡上,山坡上是几排破烂的茅草屋,这里山林茂密,却终究是一片文化沙漠。
这是以前乡村学校的状况,现在虽有所改变,但是却少了一份信任,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务工朋友涌向城市,并且带上孩子,选择就近上学,而农村之留下部分老人及小孩。生源的流失再加上知识获取量有限,学生少了,学校规模也小了,人们不禁会怀疑老师的教学质量。
正如《孩子王》里,黑板上的字孩子们都不认识,前一任老师也是一板一眼的按课文讲课,直到新老师的到来,做了“孩子王”。而这位老师规范严谨的楷书整整齐齐的写在教案上,正应了那句话:“字如其人”,这里的“人”,不是简单的指外貌,更多的是内在,严谨、认真。这种评论可是有理有据的,像王羲之书法特点是“平和淡泊,温柔醇厚”。这正是王羲之的性格。
文章插图
有一次王羲之路过一座桥,看到一个老婆婆在卖扇子,竹扇非常简陋,无人问津,王羲之飘飘洒洒写五个字离去,不一会儿老婆婆扇子一扫而空。正应了“平和淡泊,温柔醇厚”几个字。
李世民曾经也在政治上提出王羲之的书风为人,倡导学习。正是老师这种严谨的态度,对待教案上的字都能一丝不苟,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老师的教学呢?再就是老师在农村充当着“孩子王”的角色,一手好字不仅让学生赏心悦目,更是会成为万人迷般被争相模仿,对孩子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对教师思想、智慧、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的综合性体现。毕竟教材是死的,不能随便更改。但是教学是活的,上课全靠老师的智慧和才干。虽然有大量参考资料、同行经验、专家建议,但是上课的却还是自己,如何写好教案至关重要,它是在自我内心对教学的一遍遍排练,以保证教学质量。
文章插图
而关于教案字体堪比“印刷体”这个事件,据我了解,并不是一个老师字体如此,像之前老教师退休后捐出56年教学以来的手写教案,也被人们称为“印刷体”,这泛黄的教案打开,是一段段尘封的历史,这手写教案最早可以追溯到1956年,虽然历史悠久,但是因为这“印刷体”,看起来字迹依然是清晰的,也让那些老教师们重温了那段富有激情的历史。也正是这些严谨的老师们,新中国才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人才,这些一遍遍使用甚至二次或者更多次的备课的痕迹,足以让我们眼眶泛红。
- 林老师|福建一教师“火了”,粉笔画出神入化,网友赞不绝口
- 民间文化|大别山区的文化寻觅者:让乡村更具“文化味”
- 四川美术学院|引入四川美术学院团队参与改造,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东升村—— 美学意蕴,充盈乡土民居(艺术改变乡村)
- 东升村|美学意蕴,充盈乡土民居(艺术改变乡村)
- 四川美术学院|美学意蕴,充盈乡土民居(艺术改变乡村)
- 杨家坝|美学意蕴,充盈乡土民居(艺术改变乡村)
- 元宵|景宁:扮靓乡村迎元宵 千年古村焕生机
- 图书|乡村孩子在丰溪街道阅览室享阅读时光
- 孔城镇|安徽桐城:唱响乡村旅游文化味
- 冬奥|90后大学教师的冬奥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