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养生汇■行气药:陈皮橘核橘络橘叶橘红都是药


以行气为主要功效 , 常用于治疗气滞证的药物 , 叫作行气药 。
气滞证的临床表现我们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胀、痛、痞 。
胀主要是在腹部 , 叩诊时明显感觉到腹部发胀 , 会出现像敲鼓一样的声音;气滞产生的痛 , 有别于瘀血 , 瘀血的疼痛一般比较重而且固定 , 气滞的疼痛不是很固定 , 有走窜的特征;痞证 , 是气滞证中一种很特殊情况 。 气机阻滞在胸中、在胃脘 , 有似胀非胀 , 似痛非痛阻塞不通的感觉 , 很难受 。 整个胸部或胃脘部很压抑、很堵得慌 , 敲有鼓音 , 比较柔软 , 其实就是胃下垂 , 饭后不容易排空 , 胃里很难受 , 说痛不痛 , 说胀不胀 , 很不舒服 。 张仲景讲“心下如覆盘” 。
行气药对气滞证不同症状有特殊针对性 。 长于治疗胀满的就叫行气消长胀 , 如厚朴;长于治疗疼痛的就叫行气止痛 , 如木香、香附;长于缓解痞闷的就叫行气消痞 , 如枳实、枳壳 。
根据作用部位 , 治疗脾胃的气滞 , 就叫行气宽中 , 比如解表药中的紫苏 , 除了发散风寒的作用外 , 还能行气宽中;治疗大肠气滞 , 痢疾的里急后重 , 就叫行气导滞;治疗肝郁气滞 , 就叫疏肝解郁 , 比如柴胡;治疗部位在胸 , 出现了胸中的胀闷 , 就叫行气宽胸 。
行气药有一些很重要的规律 , 就是所有行气药都能行气宽中 , 只是有的以治疗脾胃气滞为主 , 有的对于脾胃气滞的治疗不如对肝郁气滞的治疗效果好;大部分行气药都能作用于脾胃的同时 , 还能行气疏肝;只有个别行气药物可以作用于胸中 , 治疗肺气壅滞的药物 , 我们会在止咳平喘药这一类中学习 。
行气药最有代表性的应该就是陈皮了 。 陈皮就是橘子皮 。 唐代以前 , 就有医药家认为该药新鲜用的时候 , 可能燥性比较明显 , 主张把它放一段时间 , 作用会缓和一点 , 所以古人就提出了橘皮“陈久者良”的说法 , 后来就把它称为陈皮 。
陈皮其实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橘子皮 , 它背后还有更多的学问 。 我们不只讲陈皮 , 还得发散开去讲很多橘类的药物 。
崆峒养生汇■行气药:陈皮橘核橘络橘叶橘红都是药
本文插图

陈皮

陈皮是药食同源之品 , 我们生活中随处可用 , 最早记录于《神农本草经》 , 是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 。 橘子 , 大家对它简单的了解是一种水果 , 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全身是宝”的中药 。 橘子的皮、核、络、实皆可入药!
陈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 。 气香 , 味辛、苦 。 以色鲜艳、香气浓者为佳 。 切丝 , 生用 。 陶弘景谓“橘皮以陈久者良 , 故又叫陈皮” 。 陈皮以陈者为贵 , “枳壳陈皮半夏齐 , 麻黄狼毒及茱萸 , 六般之药宜陈久 , 入药方知奏效奇” , 这是中医的六陈歌 , 也就是说这几个药都是时间越久效果越好 。
广陈皮中 , 又以广东新会产者质量最佳 , 称为新会陈皮 , 2006年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 以有别于其他陈皮 。 清代大医师叶天士所开的药方“二陈汤” , 特别写明“新会皮” 。 因不是新会所产的其药效远逊 , 且乏香味而痹口(即苦辣味) , 所以新会陈皮价格较高 , 皮比肉贵 。
【崆峒养生汇■行气药:陈皮橘核橘络橘叶橘红都是药】陈皮的功效有八个字:行气调中、燥湿、化痰 。
一、行气调中
陈皮辛行温通 , 归脾经 , 有疏理中焦气机、消除脾胃气滞的功效 , 擅长治疗脾胃气滞 , 以脘腹胀满为主要表现 。 用治脾胃气滞或脾虚气滞证 , 常与木香、砂仁、人参等同用 , 如香砂六君子汤 。 脾胃气滞证的最重要表现就是腹胀或腹满 , 不过 , 腹胀或腹满有时也可能是气虚所致 , 治疗此类情况 , 须以补气为主 , 再辅以少量行气之品即可 。
二、燥湿
陈皮的燥湿实际上针对湿阻中焦 。 平胃散是陈皮燥湿行气最典型的一个例子 。 平胃散主要的药物是苍术、厚朴、陈皮 , 这三味药都能燥湿 , 用以针对中焦湿浊 , 其中苍术的燥湿作用强 , 还能健脾 , 但是不能行气 。 湿阻中焦都有气机阻滞 , 所以加厚朴和陈皮 , 用以弥补苍术没有行气功效的缺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