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养生汇」温里药:附子——回阳的第一品药( 二 )


明代医家虞抟谈到“附子禀雄壮之质 , 有斩关夺将之气” 。 附子这味药力量很大 , 有斩关夺将的气势 。 “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 , 以追复失散之元阳” 。 能够引补气的药 , 走行十二经 , 使散失在这些经的元阳统统回归本位 , 也就是使阳不失其所 。
这里谈到了很重要的问题 , 阳气没了 , 阳气跑到哪里去了呢?所以亡阳 , 不是没有阳 , 如果没有阳 , 那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 就注定要死了 。 这个亡不是灭亡的“亡” , 而是走失掉了 。 亡羊补牢 , 不是说这个羊已经死掉了 , 而是跑掉了 , 散失掉了 , 但还可以找回来 。 找回来了 , 为了不让它再跑掉 , 所以要补牢 。 附子就可以帮助把这个亡失掉的阳找回来 。 是慢性疾病濒临死亡时候最重要的一个药物 。
用附子回阳救逆 , 有两个典型的方子 , 都是伤寒论的 。 一个是四逆汤 , 组方是附子、干姜、甘草 。 附子加人参具有回阳救逆的作用 , 可以用于久病体虚、阳气衰微、阴寒内盛 , 或者是大汗、大吐、大泻导致的亡阳证 。 再就是参附汤 , 也就是附子配人参 , 具有回阳救逆 , 益气的作用 。
二、补火助阳
除了用于阳亡阴脱的危急时刻 , 附子能峻补元阳、益火消阴 。 补火就是补命门之火 。 补命门之火 , 实际上指的是人体的元阳 , 也就是肾阳 。 用于各种各样的阳虚症候 , 无论肾阳虚还是脾阳虚 , 心阳虚都可以应用 。
阳虚证当中首先是肾阳虚 , 由于肾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 , 肾阳虚就有多方面的临床表现 , 附子一般都可以用 。 肾阳虚 , 首先不能温煦形体 , 出现畏寒身冷 , 腰膝冷痛 。 另外 , 生长发育迟缓 , 出现早衰;或者肾主水失常 , 出现水肿 , 或小便清长、夜尿频多 , 老年人甚至还会出现遗尿;肾主生殖 , 肾阳虚了 , 表现为生殖功能降低、性功能降低等;肾能够纳气 , 肾不纳气以后 , 呼吸急促 , 出气多 , 进气少 , 这叫虚喘;肾又能够温煦脾阳 , 脾肾阳虚的久泻不止等 , 附子都可以使用 。
还可与桂枝、甘草相配用于心阳虚的胸闷心慌气短 , 胸口疼痛 , 水肿 。 与干姜、炙甘草、白术 , 茯苓相配用于脾肾阳虚的腹部冰凉疼痛 , 腹泻 , 腰凉 , 精神萎靡不振 , 比如附子理中丸 。
三、散寒止痛
附子气雄性悍 , 走而不守 , 能温经通络 , 逐经络中风寒湿邪 , 有较强的散寒止痛作用 。 《本草汇言》谓“通关节之猛药也” , 凡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者均可用之 , 尤其是治寒痹痛剧者 。
临床上用于各种阳虚寒湿 , 比如各种阳虚寒湿阻塞的肢体 , 关节疼痛(风湿性关节炎 , 类风湿关节炎) , 阳虚寒湿的痛 , 子宫肌瘤 , 盆腔炎等等 。
同时 , 附子还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 , 用于各种各样的寒性疼痛 , 风寒湿邪阻滞经络 , 各种各样的风湿性关节炎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多与桂枝白术炙甘草相配 。 比如甘草附子汤 。

附子的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

大家都知道附子是有毒性的 , 所以在在用量上要注意 , 现在的教科书规定是3到15克 。 但是不同的人对附子有不同的耐受性 。 有人用30~60g没有问题 。 有人仅几克就会出现中毒反应 。 因此 , 除危急情况之外 , 应当慎重 , 不妨先从小剂量(3~6g)开始 , 如无反应 , 可以逐渐加大 , 采取递增的方式 , 大致以30g为度 。 得效后就不必再用大量 , 亦可同样采取递减的方式 , 慢慢减下来 。
另外我们在煎服的时候应该先煎0.5-1小时 , 口尝无麻辣感为度 。
附子中毒最先出现的症状是头晕 , 心慌 , 口、舌、唇、四肢发麻 , 说话不爽利 。 此际可用淘米水一大碗即服 , 有缓解中毒症状的作用 , 然后可用甘草60g水煎服 。 严重者除上述症状外 , 兼见恶心呕吐 , 皮肤冷湿 , 胸闷 , 心律慢而弱 , 血压下降 , 期前收缩 , 心律不齐 , 体温下降 , 或突然抽搐 , 应及时送医院急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