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小常识』糖尿病饮食的误区,大部分糖友都中招,你有吗?


要点聚焦:饮食疗法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 , 没有良好的饮食控制 , 再好的药物也是枉然 。 然而 , 在饮食治疗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 由于受某些错误观念的误导 , 患者经常陷入这样或那样的误区 , 结果非但没能使血糖得到平稳控制 , 反而对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 下面 , 笔者结合一些真实案例 , 就临床常见的饮食误区逐一加以剖析和点评 , 希望能对广大糖尿病友有所帮助 。
误区一、饮食疗法=饥饿疗法
临床实例:张大爷最近因为口渴、多食、消瘦 , 去医院一查结果是糖尿病 。 医生告诉他 , 糖尿病属于“富贵病” , 与“吃”有很大关系 , 病人应该“少吃多动” 。 张大爷觉得这话有道理 , 可不是嘛 , 在过去“连肚子都填不饱”的年代里 , 压根就没听说过“糖尿病”这个词 。 回家以后 , 张大爷开始严格限食 , 即便有时饿的饥肠辘辘、心慌手抖也绝不多吃一口 , 直到一天夜里出现了低血糖昏迷 , 多亏发现救抢及时 , 否则可能连命都搭上了 。
专家点评:饮食治疗是控制糖尿病的基础 , 合理的饮食治疗有助于降低血糖、控制体重、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 , 少数轻症糖尿病患者甚至只需控制饮食便能使血糖维持正常 , 因此 , 饮食疗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然而 , 饮食控制不等于忍饥挨饿 。 如果病人进食量太少(每天主食低于150克) , 很容易出现低血糖 , 而低血糖又可引起血糖反跳性升高(即“苏木吉现象”) , 导致血糖大幅波动乃至失控 。 不仅如此 , 由于热量摄入不足 , 还会造成体内自身脂肪及蛋白质过量分解 , 导致饥饿性酮症、身体消瘦、营养不良及免疫力下降 。
因此 , 合理的饮食治疗应该是在保持膳食平衡的基础上 , 因人而异、适当地限制饮食的总热量 , 即根据病人年龄、胖瘦、劳动强度等具体情况 , 在不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和日常工作与生活的前提下 , 适当地控制进食量 , 而不是一味地忍饥挨饿 。
【『用药小常识』糖尿病饮食的误区,大部分糖友都中招,你有吗?】一般情况下 , 糖尿病人每顿主食不超过2两 , 不低于1两;主张少食多餐 , 即把正餐的主食匀出一小部分(如半两主食或者一个鸡蛋)作为加餐用;可以多吃些低热量、高容积、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 , 如各种绿叶蔬菜 。
误区二:得了糖尿病 , 只能吃粗粮青菜
临床实例:自从查出糖尿病以后 , 李大娘就过起了苦行僧式的生活:鸡鸭肉蛋一概不吃 , 顿顿是粗粮青菜 , 就连最爱吃的水果也彻底拜拜 , 生活水平仿佛一下子回到了解放前 。 虽然血糖控制得还可以 , 但时间一长 , 体质明显下降 , 经常头晕、乏力 , 隔三差五就感冒 , 最近还查出患有贫血 。
专家点评:其实 , 李大娘的做法并不可取 。 糖尿病饮食治疗一方面要控制热量摄入 , 另一方面还要注意保持膳食平衡 。 我们每天都需要从食物当中按照一定的比例摄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等各种营养素 , 以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需要 。 但没有哪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 , 这就需要饮食多样化而不能偏食 。 简单地说 , 对糖尿病人吃什么并无太多限制 , 关键是吃的量要合适 。
误区三、主食少吃 , 副食不限
临床实例:患了糖尿病以后 , 张阿姨每顿饭主食比过去吃得确实少多了 , 但鸡、鸭、肉、蛋等副食品的摄入量却明显增加 , 平常肚子饿了 , 就用坚果类零食来垫垫 。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 , 张阿姨发现自己血糖控制得并不好 , 她不禁有些纳闷 , 自己吃得并不多 , 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
专家点评:糖尿病饮食治疗法的首要原则是控制总热量的摄入 , 而热量不光来自主食 , 同样也来自副食 , 因此 , 饮食治疗既要控制主食 , 也要控制副食 。
主食(米、面等)固然是热量的主要来源 , 但副食(鸡、鸭、鱼、肉、蛋、各种坚果等等)所含的热量同样不可忽视 。 1克碳水化合物产4千卡热量 , 1克蛋白质也产4千卡热量 , 而1克脂肪可产9千卡热量 。 副食中的蛋白质和脂肪进入人体后有相当一部分可以通过“糖异生作用”转变成葡萄糖 , 因此 , 如果副食吃得太多 , 同样也会升高血糖 。 不仅如此 , 高脂肪、高热量饮食还会导致肥胖 , 使血脂升高 , 加速动脉硬化 , 引起心脑血管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