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学术思想及其对闽南文化的影响 朱熹文化思想对世界的影响( 二 )


朱熹在学术上的主要贡献是“经学” 。汉人治经 , 有今古文派别之争 , 特别注意文字训诂及典章制度的考释 。沿至唐代 , 此风不变 , 而注经的文字更为详尽繁多 , 又特重《五经》之注 , 唐孔颖达主编的《五经正义》可为代表 , 统称“汉学” 。宋人治经 , 尤其是理学家的注经 , 不重训诂典章的详考 , 而重义理的发挥 , 文字力求简明 , 见解常有异于汉唐 , 又从重《五经》进而为重《四书》 , 创立新的学风 , 称为“宋学” 。朱熹正是经学中的“宋学”大师 。经学家治《易》 , 有“义理”、“象数”二派 , 宋理学家注《易》 , 以程颐的《易传》为著 , 重义理;朱熹《周易本义》 , 兼论象数 。朱熹于《书经》 , 无注释专书 , 然论著多质疑《五经正义》沿袭东晋本《古文尚书》篇章及伪孔安国《传》之误 , 下启清人对此书的考辨 , 见解重要 。他对汉代《毛诗故训传》中的《小序》不专信 , 推翻其中24篇讽喻、本事之说 , 指为爱情诗;又不专主毛公、郑玄之注 , 兼采“今文”学说 , 著《诗经集注》 , 用力甚勤 , 新解颇多 。汉儒传“三礼” , 宋王安石著《周官新义》 , 以助“新政”之行;朱特重《仪礼》的研究 , 以为书有遗佚 , 惜所著《仪礼经传通解》尚未完稿;他认为《礼记》是先秦、两汉儒者发挥“礼”义之作 , 较庞杂;选取其中的《大学》、《中庸》二篇 , 与《论语》、《孟子》合注 , 提升其地位 , 成《四书章句集注》 , 这书是他生平注经最为审慎和用力的著作 , 为经学中的“宋学”要典 。《春秋》三传 , 朱氏无注本 , 然论述颇多 , 反对死守“褒贬字例” , 尤反对以其“义例”行赏罚 。《孝经》在《五经》之外 , 朱熹著《孝经义例》、《孝经刊误》 , 反对孔子自作之说 , 认为只首章为孔子与曾子对答而为曾子门人所记 , 余皆后儒所传 。
此外 , 朱熹于史学 , 有《资治通鉴纲目》一书 , 为明清统治者所重视 , 士子作为科试治史的主要读物 , 后人颇多讥其观点;但此书只《凡例》一卷由熹手定 , “纲”由门人依例而修 , “目”则出于赵师渊一人之手 , 非他本人手著 。于文学 , 《诗经集注》直接关系文学 。所著《楚辞集注》主张从反复“涵永”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 不宜滥解比喻史实 , 与王逸的《楚辞章句》、洪兴祖的《楚辞补注》 , 方法有异 , 而与之并成古代《楚辞》的三大注本 。据《朱子语类》 , 他论文重表现自家心性 , 重自然 , 重畅达 , 曰:“文皆是从道中流出” , “皆从此心写出” , 文章“须明理 , 理明后 , 文字自然典实 。”认为韩愈、欧阳修、苏轼、曾巩之文畅达 , 故作《韩文考异》 , 选《昌黎文萃》、《欧曾文萃》以供学者研读 。其自为文 , 渊懿畅达 , 细密自然 , 风格颇高 。诗亦多作 , 但信手挥写 , 不像宋代其他诗家的刻意求新变 , 故机势较平衍;然如传诵人口的《春日》、《观书有感》、《武夷棹歌》等 , 神韵意境皆佳 。生平著作 , 据《四库全书》载录 , 包括诗文集、专著及门人辑录的著作 , 共有七十一种 。
“理学”在“风雨如晦的年代”中被视为“毒草” 。其实它是我国思想、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 是先秦儒学融合魏晋南北朝“玄学”与隋唐“佛学”以后向哲学方面深入发展的产物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 也就是当时儒家哲学的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 。朱熹对“理学”的集大成 , 表现在范围的全面接触和发挥 , 牵涉面很广 , 这里只选择说明其几点重要思想 。

朱熹的学术思想及其对闽南文化的影响 朱熹文化思想对世界的影响

文章插图


(一)本体论
《易·序卦传》“有天地然后有万物 , 有万物然后有男女” ,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 , 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 。《书·泰誓》:“惟天地万物父母 , 惟人万物之灵 。”这种常识性的、朴素唯物的“天人观念” , 在我国普遍深入人心 , 也为多数哲学家所接受 , 认为这是天经地义之事 , 不容疑议 , 不须再思考 。积极方面 , 使多数哲学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本体论上成为朴素唯物论者;消极方面又阻滞了我国哲学对于宇宙本体的进一步研究 。但对天地的形成 , 《易·系辞》又说:“易有太极 , 是生两仪 。”“一阴一阳之谓道 。”孔颖达《正义》:“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 , 元气混而为一 。”以“两仪”指阴阳二气 , “太极”指二气未分之体 。宋代理学家周敦颐亦以阴阳二气指“太极” , 说“阴阳一太极也 。”(《太极图说》)张载以“太极”、“太虚”皆是“气” , 说:“一物而两体 , 其太极之谓与?”“一物两体 , 气也 。”“太虚无形 , 气之本体 。”此以“气”说本体 。邵雍说:“道为太极 。”(《观物外篇》)“道为天地之本 。”(《观物内篇》)程颐说:“凡眼前无非是物 , 物物皆有理 。”“天下物皆可以理照 , ……一物须有一理 。”“离了阴阳更无道 , 所以阴阳者是道也 。阴阳气也 。”“有理则有气 , 有气则有理 。”(《语录》)以“道”与“理”说本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