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他们想用RNAi疗法点中新冠病毒的“死穴”,危急时刻

【#药明康德#他们想用RNAi疗法点中新冠病毒的“死穴”,危急时刻】▎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0—10万 , 67天;10万—20万 , 11天;20万—30万 , 4天;30万—40万 , 2天……世界卫生组织(WHO)警告 , 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蔓延速度正在不断加速!
没有硝烟但生死攸关 , 危急时刻 , 3月4日 , RNAi疗法领域的先驱公司AlnylamPharmaceuticals宣布 , 将联手传染病领域新锐VirBiotechnology开发应对冠状病毒感染的RNA干扰(RNAi)疗法 。 仅仅一个月后 , 双方又宣布将进一步拓展该项合作 。 14年前 , RNAi技术曾收获诺贝尔奖的荣光 , 如今 , 命途多舛的它能否成为疫情狙击战中的一支奇兵?最近 ,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与Alnylam公司首席执行官JohnMaraganore博士进行了一次深入交流 , 他为我们揭示了这种创新疗法的进击之路 。
#药明康德#他们想用RNAi疗法点中新冠病毒的“死穴”,危急时刻
文章图片
▲AlnylamPharmaceuticals公司首席执行官JohnMaraganore博士
递送难——诺奖光环背后的阴影
所谓RNA干扰(RNAi) , 简单地讲 , 是指某些RNA分子可通过降解致病基因的mRNA来抑制其表达 。 20世纪90年代 , 在研究线虫体内的基因表达时 , 研究人员首次观察到了这种现象 。 1998年 , AndrewZ.Fire和CraigC.Mello在《自然》(Nature)上发表了一篇题为“Potentandspecificgeneticinterferencebydouble-strandedRNAinCaenorhabditiselegans”的里程碑式论文 , 证明了线虫的基因可以被沉默而不表达 。 仅仅8年之后 , 这项突破性成果便将两人推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 , 由此可见它给科学界带来了多么大的震撼 。 由于RNAi机制可以靶向沉默基因组中的任何基因 , 人们普遍认为 , 这种技术极有可能引发医药领域的下一场革命 , 随之而来的是汹涌的开发热潮 。
#药明康德#他们想用RNAi疗法点中新冠病毒的“死穴”,危急时刻
文章图片
▲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RNAi机制的发现者(图片来源:CopyrightTheNobelFoundation)
然而 , 故事并没有按照人们预想的版本发展 , RNAi技术并没有立即带来具有革命性的创新疗法 。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尴尬的场面 , 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便是:想要实现RNAi疗法的靶向递送 , 且兼顾有效性和安全性 , 实在是太难了 。 结果可想而知 , 早期开发的RNAi疗法差不多都失败了 , 也浇灭了一大波企业的开发热情 。
JohnMaraganore博士坦承 , 如何才能实现有效递送 , 也让Alnylam公司很费了一番周折:从2002年到2010年 , 公司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攻克这道难关上 , 而没有急于建设自己的研发管线 。
经过多年专心打磨 , Alnylam公司终于在靶向递送RNAi疗法和降低其毒副作用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 并且提出了两种很有前景的主要解决方案:脂质纳米颗粒递送和增强稳定化学(EnhancedStabilizationChemistry , ESC)递送 。 以先进的递送技术为依托 , 截至目前 , Alnylam公司已有两款疗法获批上市:2018年8月 , Onpattro(patisiran)成为首款获得美国FDA批准的RNAi疗法 , 用于治疗由遗传性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hATTR)引起的周围神经疾病成人患者;2019年11月 , Givlaari(givosiran)又提前近3个月获得了FDA的批准 , 成为第二款获得FDA批准的RNAi疗法 , 用于治疗急性肝卟啉症(acutehepaticporpyria , AHP)成人患者 。
#药明康德#他们想用RNAi疗法点中新冠病毒的“死穴”,危急时刻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Alnylam公司官网
亮剑COVID-19
具体到本次疫情 , JohnMaraganore博士指出 , 利用RNAi技术对抗COVID-19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靶向的是RNA , 而新冠病毒恰恰是一种RNA病毒 。 事实上 , Alnylam公司的科研团队动作很快——自今年年初收到相关疫情报告开始 , 他们便投入到了RNAi疗法的开发工作中 。 而在很大程度上 , 这个新冠病毒项目汲取了此前在乙型肝炎病毒(HBV)项目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项目中学习到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