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心尖上的“舞者”,从医20载每天跟时间赛跑,毫厘间搭建生命( 二 )


在关键时刻 , 敢于较真的鲁祖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推测 , 患者可能先天性没有右冠状脉 , 建议大家用超常思维重新展开救治 , 结果发现 , 该患者果然是先天性右冠脉缺失 , 是通过左冠脉分出的一根冠脉供应右边血需 , 这种现象比较少见 , 结果鲁祖建用他丰富的经验、准确地诊断 , 抢救了一个宝贵的生命 。
『』他是心尖上的“舞者”,从医20载每天跟时间赛跑,毫厘间搭建生命
本文插图
只为杏花开满院
鲁祖建最终回到常德发展 , 除家乡情结外 , 更重要的是被鼎城区的真诚和热情所打动 。 为了能将他引进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 , 鼎城区委书记杨易给他通话并协调相关事宜 , 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少贤多次打电话并当面发出邀请 , 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陈祥三个月内多次奔赴佛山反复做工作 。 精诚所至 , 金石为开 。
最终 , 鲁祖建选择了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 。 鲁祖建虽然言语不多 , 也不在乎名利 , 但他知道知遇也是一种“恩” , 从他扎身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的第一天起 , 他就实实在在把自己当成了医院的一份子 。 来到这里后 , 他始终坚持以医院为家 , 奔波在南北两个院区 , 每天不到7:30就来到医院 , 第一件事就是到每个病房探查患者状况 。 做起手术来更是连轴转 , 最多时一天要做20多台手术 。
一花独放不是春 , 百花齐放春满园 。 对医院最好的回报就是推动团队共同发展 。 在这以前 , 由于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心血管方面缺少领军人物 , 遇到重大手术都是临时接请外地专家主刀 , 而本院的医生只能配合或观摩 , 很难得有动手实践的机会 。
鲁祖建来到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后 , 开始着重培养其他医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 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 , 鲁祖建开始让其他医生站在手术台的主位 , 让他们亲自实践 , 自己则在旁边毫无保留地作指导 , 做风险防控 。 对于科室专业水平较高的几位骨干医生 , 鲁祖建有针对性的为他们确定了不同的主攻方向 , 让他们由点到面逐步成长 。
为了促进科室成员理论水平的提高 , 鲁祖建担任科室主任后 , 在科室专门装上了投影仪 , 要求每个医生每月轮流上一堂理论课 , 外出学习的同志回来后必须上一堂汇报课 , 定时接请外面的专家给大家上指导课 。 为了带动大家一起进步 , 鲁祖建只要没有急救任务 , 每天都会抽出一到两个小时的时间 , 查阅相关书刊资料 , 有时为了一个难点问题 , 他会把业内重要的教学视频反复看上一个星期乃至更长时间 。
按照鲁祖建的设想 , 他要在3—5年的时间内 , 将医院心血管内科发展到四个科室 , 并建立ICU重症监护室 , 在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打造常德市优秀的心血管内科团队 。
『』他是心尖上的“舞者”,从医20载每天跟时间赛跑,毫厘间搭建生命
本文插图
扬帆路上
鲁祖建虽然到医院的时间不长 , 但带给医院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 原来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对于心脏起搏器和及心电生理方面的手术一年比较少 , 而且还要外请专家坐镇 , 现在该院在这方面的手术都已是常态并手术量明显增加 , 现在本院心内科团队在鲁祖建的指导下都能完成所有介入手术 。
鲁祖建对心脏介入手术的熟练度也是有目共睹 , 同样一台心血管介入手术 , 别人需要一个半钟头 , 而他则只要四五十分钟 。 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 , 来该院就诊的心血管患者不仅翻了番 , 转诊率由原来的1.5%下降到了0.5% 。
由量变到质变才是最完美的转变 。 鲁祖建一再叮嘱科室的医护人员 , 无论什么时候 , 都要把患者利益摆在首位 。 一方面 , 对于患者到底患有哪种疾病、需要如何治疗、需要做什么检查 , 需要哪些药物 , 都要明明白白地告诉病患或其家属 , 坚决不许扩大检查或过度治疗 。
另一方面 , 在和患者交流过程中 , 不管患者说什么 , 作为医生都要耐心倾听 , 这不仅是对患者的珍重 , 还是对患者的一种宽慰 , 有助于患者重拾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