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为什么我们会丢掉本来属于我们的基本阵地?告诉所有的人,我们不仅会做麻醉,更是危重症患者抢救的主力军!( 五 )


2、麻醉学科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独有理论、技术、药物、器械和设备——即麻醉科相较于其它学科在危重患者抢救中的优势所在
1)麻醉科的独门绝技——全身麻醉下使用肌肉松弛药辅助气管插管技术:在患者进入濒死状态下 , 能否及时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 , 从而建立起人工气道 , 是能否及时挽救患者生命的基本技术 。 而麻醉科在一百多年前即已建立了通过直接或间接喉镜在明视下进行气管插管的操作技术 。 随着科技的发展 , 各类可视喉镜已在中国一、二线城市医院麻醉科得到普及 , 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已非常之高 。 由插管失败而导致的麻醉意外已近绝迹 。 而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中 , 迅速建立起通畅的人工气道和有效的机械通气 , 无疑是改善缺氧、防止二氧化碳蓄积、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的第一要务 。 本次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工作中 , 在后期普遍对危重症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和肌肉松弛状态下的机械通气 , 使得患者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 , 即是明证 。
2)麻醉学科对机体内环境的调控理论——理想麻醉状态理论:这是笔者于1999年提出的概念 , 即在麻醉监护状态下 , 通过维持生命体征于正常生理范围的前提下 , 重点通过调控心率、血管紧张度(血压)、有效循环血容量、及微循环状态各要素间的关系 , 使人体各重要脏器均能得到有效的灌注 , 并建立了相应脏器的监测指标及其正常值范围 。 如以脑氧饱和度监测脑氧供需是否平衡 , 以心电监护中S-T段的趋势变化监测心肌的氧供需是否平衡、以单位时间内尿量监测肾脏的血流灌注是否适度 , 以及以脉搏血氧饱和度的指脉搏波形变化来反映外周组织的微循环灌注是否良好 , 并由此发展出了通过反映手术刺激引发的机体应激反应程度来指导麻醉过程麻醉性镇痛药用药剂量的的外科伤害性刺激指数这一监测指标 。 这一系列的创新监测理论和相应的指标表明 , 麻醉学科在理解人体功能的各系统关系方面 , 在调控机体各器官的微循环灌注方面 , 是远远走在了其它学科的前面的 。
3)麻醉学科在日常麻醉工作中所积累的抢救所需的操作技能的熟练度方面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比拟的:
a、气管插管技术: 见前述 。
b、 动脉穿刺置管技术:是直接测定动脉压的必须操作 , 而直接动脉压测定 , 因其为连续监测 , 且在低血压状态下更为精确和敏感 , 是指导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时的必备指标 。 同时 , 这一技术也为动脉血气分析测定提供了便利 。 紧急情况下 , 还可以通过动脉加压输血输液 , 挽救严重低血压的濒危患者 。
c、 中心静脉穿刺技术:是建立大流量快速补液通道的基础 , 也是测定中心静脉压所必须的途径 , 更是置入漂浮导管连续测定心排血量、肺动脉压、计算血流动力学指标、监测静脉血氧饱和度和肺静脉血氧饱和度的基础 。
d、 超声引导下的外周神经阻滞技术:既是全身麻醉中完善麻醉镇痛效果的有效技术 , 也是降低麻醉手术过程中应激反应程度的有效技术 , 特别是星状神经节的阻滞 , 在瘟疫流行期间 , 更是降低患者应激反应、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的有效措施 , 对改善肺磨砂玻璃样变也有一定疗效 。
e、 环甲膜穿刺切开置管技术:是危重症患者长期人工呼吸支持所必须的技术 。
在所有这些技术里面 , 除了环甲膜穿刺切开置管技术不常用外 , 其它技术 , 都是麻醉科医生每天日常工作中天天都在操练的技术 。 比如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 , 目前熟练的手术医生每天可以完成15~20台手术 , 这也意味着在该手术间内工作的麻醉科医生 , 每天就要完成15~20例气管内插管 。 这样的工作量 , 想不熟练都不成 。 俗话说:“拳不离手 , 曲不离口” , 敢问其它任何一个科室 , 能有麻醉科医生这样的操作机会去操练上述这些与急危重症抢救直接相关的技术吗?
4)麻醉学科很多独有的药物 , 既是麻醉期间的日常用药 , 同时又是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关键药物 , 大部分也是其它学科医生在日常医疗工作期间无权使用的药物(即毒麻限剧类药物 , 也就是必须严格监管的红处方药物):比如麻醉药物、肌肉松弛药物、镇静药物及其大剂量的使用经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大剂量使用经验、脱水利尿药物的大剂量使用经验、麻醉性镇痛药物、实施人工冬眠所需的药物、以及实施控制性降压、降温的药物等等 。 此次抗击疫情的工作中 , 肌肉松弛药物在危重症患者的机械通气管理中的普遍使用 , 是提高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关键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