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为什么我们会丢掉本来属于我们的基本阵地?告诉所有的人,我们不仅会做麻醉,更是危重症患者抢救的主力军!( 三 )


在经过多次向上级主管部门的反映、建议与沟通后 , 麻醉学科的治疗方案终于部分得到了采纳 。 疫区医疗机构通过将麻醉科医师集中组织成立气管插管敢死队(后改称突击队)的形式 , 对所有危重症患者实施了麻醉下结合使用肌肉松弛药的气管插管 , 以及清理呼吸气道和雾化吸入等措施 , 使每日死亡的患者数由日均数百例迅速下降到个位数 , 从而彻底扭转了对新冠病毒肺炎危重症患者救治的被动局面 。 见图1. 。
麻醉科@为什么我们会丢掉本来属于我们的基本阵地?告诉所有的人,我们不仅会做麻醉,更是危重症患者抢救的主力军!
本文插图
图1: 湖北省每天死亡病例趋势图 。 2月15日的红色箭头提示由麻醉科医师组成的气管插管团队开始积极开展气管插管术 。 2月20日的红色箭头提示每天气管插管数量达到最大值(20例).(红色箭头的数据来源于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数据)
在给国家卫健委的治疗方案中 , 笔者还特别强调了要对所有收治新冠病毒肺炎的场所 , 进行循环通风病毒灭活管道系统的建设的建议 。 我们目前所建设的传染病医院 , 都是按细菌性感染设置的通风系统 , 包括安装了可以过滤细菌的滤网 。 但病毒是远比细菌小N多倍的蛋白颗粒 , 指望几层口罩就能过滤掉所有的病毒颗粒是不现实的 。 所谓能灭活病毒的管道通风系统 , 实际上就是将病室内富含大量病毒的空气抽出来 , 再经过一个加热管道 , 将病毒完全灭活后再送回病室 。 这样做的好处是 , 可以通过不间断的病毒灭活和空气循环 , 有效地将病毒的密度降到最低 , 使ICU和病房内的医护人员 , 不用再穿三件防护服 , 戴三个口罩 , 从而有效避免医护人员的被动感染 , 也有效避免因为憋闷、缺氧、大量出汗所导致的医务人员的心跳骤停 。 同时还解决了病室内的供暖问题 。
麻醉学科何以能在其它学科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提出自己独特的治疗方案——笔者以为是得益于厚重的历史积累、麻醉学科独有的抢救手段、以及每天都在进行的对手术中患者及围术期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实际操练
为什么是麻醉学科而不是其它学科能够在其它学科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提出自己独特且有效的治疗方案呢?笔者以为 , 这既与中国麻醉学科70多年来所取得的学术成就有关 , 也与麻醉科独有且有效的抢救手段有关 , 更与麻醉科在每天日常的麻醉和抢救工作中的实际操练所获得的丰富临床经验有关 。
1、中国麻醉学科在70多年来抢救急危重症患者中所得到的丰富学术积累与临床经验积累
1)中国第一个麻醉学科是1949年成立于兰州的国民党军队兰州中央医院麻醉科 , 首任主任是1948年底自美国学习麻醉回国的尚德延教授 。 随着兰州于1949年7月解放 , 该院被解放军接管 , 尚德延教授也随即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 。 在随后进行的抗美援朝后勤医疗工作中 , 尚德延教授被任命为抗美援朝中央医疗总队后方医院麻醉组的负责人 , 协助总队长吴英恺教授和其它各科专家完成了大量的战伤救治工作 。 在这个过程中 , 他也积累了丰富的战创伤伤员的麻醉处理经验 , 包括大量危重症患者肺损害的救治经验 。 1956年 , 尚德延教授调任北京解放军309医院任麻醉科主任 , 同年举办了解放军的麻醉人才培训班 。 学员成为解放军系统各大军区总医院的麻醉科负责人 。 1958年309医院集体转业到新成立的北京阜外医院 , 尚德延教授继续担任麻醉科主任 , 为中国心血管手术的麻醉和小儿心血管手术的麻醉 , 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 。 也正因为他对中国麻醉的贡献和他的高超医术 , 他在毛泽东主席重病期间 , 担任了毛主席的医疗专家组副组长兼抢救组的组长 , 为毛主席最后的抢救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 因此 , 在1979年于哈尔滨召开的中国首届麻醉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的成立大会上 , 被推选为首届主任委员 。
2)1951年 , 吴珏教授自美国回国 , 在上海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麻醉科并担任科主任 , 同时创建了中国第一个血库;为中国外科手术的顺利开展 , 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 此后 , 随着大量进修医生相继跟随吴教授学习麻醉 , 使得中国南方各省相继开展了现代麻醉的工作 。 于此同时 , 他还指导上海相关医疗器械生产厂家 , 仿制了麻醉机、呼吸机、体外循环机以及心电监护仪和血气分析仪等设备 , 基本满足了当时国内麻醉工作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