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完备的金文字典 金文字典

金文词典(最全的金文词典)
【最完备的金文字典 金文字典】1956年由捐赠 。广州博物馆收藏:广州博物馆
容庚于1931年在北京拍了一张照片 。

中国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是青铜时代人类文明史上最辉煌的篇章 。许多出土并代代相传的青铜器 , 不仅工艺精湛 , 艺术精湛 , 为人们所称道 , 还通过铭文为我们记录了三四千年前的一些珍贵瞬间 。然而 , 那些形似蝌蚪的古文字 , 曾经是一本难读的圣书 。好在经过一代又一代学者的寒窗案例 , 我们今天终于可以理解它的大部分内容了 。在这条漫长的求知路上 , 容庚的《金文辨》被认为是最完整、最准确的字典 。前辈学者的学术精神和学术素养令人印象深刻 。
文/图(除署名外):广州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卜松竹
青铜收藏家
所有的收藏品都捐给了国家 。
在广州博物馆的青铜器藏品中 , 有一件“腊鼎” , 其内壁铸有52个铭文:“惟五月 , 王在衣(阴) , 陈在丁卯 , 王仪(易) 。用大房里的牡蛎 , 王(赵) , 王 , 王 , 王 , 刺那三十个朋友 。万年皇帝休离王洋 , 用其为黄公尊及其孙永保将军 。”
广州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陈红军说 , 这是一本写于3000年前的日记 。大意是说 , 五月的一天 , 周穆王用一头公牛祭祀他的父亲周昭王 。她参加了祭祀 , 得到了穆王的赏赐 。我用这个赏赐铸造了青铜易作为传家宝 。这个三脚架是西周穆王时期的标准乐器 。最初收藏于容庚 , 1956年捐赠给广州博物馆 。
在当代大规模、科学化的考古发现之前 , 岭南地区的先秦青铜器资料相当匮乏 。容庚先生收藏了约200件商周青铜器 , 不仅奠定了他那一代青铜器收藏家的地位 , 也为国家保存了一批国宝 , 避免流散 。中山大学教授曾宪通在《与中国青铜学》中说:“从1928年许先生收鼎 , 到1949年在岭南获得‘陈盾十年’ , 用了中国历二十多年 。”在此期间 , 他“不仅从传世文物中剔除了许多文物 , 而且从大量‘疑似’和‘赝品’的文物中抢救出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资料 , 使它们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貌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的蒋志华先生指出 , 容庚先生的大部分青铜藏品都是在抗战前购买的 。1947年 , 容庚先生和他的家人回到南方的广东 。在途中 , 大约十分之三的青铜器受损 。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 , 他仍拥有150多件青铜器 , 包括40字铭文、最早的错金工艺实物《鸾书赋》等 。此外 , 他还拥有多幅金文拓片、数百幅甲骨、多幅甲骨拓片 。
据曾宪通先生说 , 容庚先生之所以要收藏和研究古代青铜器 , 是为了“为中国人民而奋斗” 。他在九一八事变后不久的《秦汉石头记》序言中写道:“我生于甲午战争 , 黄海水师相遇之前.....今天岛内和洋人闹得沸沸扬扬 , 然后我就不能出国了 , 不能保家卫国了 。我对祖先有做父亲的期待 。”怎样才能出名 , 直到国耻报完?”“当时日本学者对中国青铜器的研究非常不屑 , 甚至妄言‘要研究中国青铜器 , 必须来日本’ 。容庚先生指出了日本学者在青铜器研究上的一些错误 , 证明了中国学者的学术能力 。
在容庚先生担任古物展览鉴定委员会成员期间 , 据说有近3000件青铜器被移交 。他在古文字书写和收藏方面的深厚造诣 , 与他广泛而细致的收藏密切相关 。他抢救了大量珍贵的文物 , 并对这些文物抱着极其开放和宽广的胸怀 。1956年向广州博物馆捐赠青铜器90余件 , 向华南师范大学捐赠青铜器50余件 。1979年向中山大学图书馆和古代汉语研究室捐赠图书一万余册;1980年 , 1000多幅书画捐赠给广州美术馆 , 部分书画捐赠给广州美术学院等高校 。他去世后 , 家人留下的一批手稿、名信、碑石拓片也捐赠给了中山图书馆 。
“人活着就不断学习 , 物变了书不死”的评价在他身上是更好的诠释 。
《金文辨》使他成为了一名研究生 。
与他一起游历北方京城的容庚的三哥荣昭祖曾写道 , 1916年容庚从东关中学毕业后 , 逐渐致力于学习文字学 , 并在东关中学教授汉语、汉字起源等课程 。首先 , 他想写一本书 , 扩充吴大猷的《说文古查补》 , 包括金文、甲骨文、石刻、西音篆泥和全笔 , 并加以考证和解释 。他经过搜集材料和研究 , 撰写了《金文汇编》 , 收集了其中的文字 , 主要是根据商周时期的易器疑点 , 并以王国维的《州代金文著录表》为依据 , 抄录了罗振宇《殷文存》和邹安《周文存》中收录的文字 。未登录词附在最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