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沽一页书TB」天津老点心铺分的细,少马爷现挂的江米条,是小朋友的最爱


与煤店、粮店、副食店那些卖生活必需品的商店不同 , 糕点店——天津人叫点心铺——所卖的商品在计划经济年代多少有点奢侈的味道 。
糕点店一般分为糕点柜(包括面包、饼干)、烟酒柜、水果柜、干货柜 , 有的特色糕点店如稻香村、冠生园等 , 还有经营南味的柜台 , 专卖金华火腿、腊肠等 。
「津沽一页书TB」天津老点心铺分的细,少马爷现挂的江米条,是小朋友的最爱
本文插图
天津卫比较有名的糕点店有祥德斋、四远香、四品香、大庆来、大天津、玉生香、江南食品店和桂顺斋 。 现在 , 桂顺斋、四远香、祥德斋等字号在市面上还能看到 , 外来的稻香村在天津也开了不少家 。 其他的老字号基本已销声匿迹 , 取而代之的是大桥道、五福、欣乐等新的字号 。
糕点店所买的糕点分日常品种和时令品种 。 日常品种主要是小八件、蛋糕(炉元、碗糕和虎皮蛋糕)、核桃酥、江米条、小茶食等 。 在小八件中品种较多的是酥皮儿类(天津人称白皮儿) , 其外形可做成聚宝盆、方形、圆形 , 还可写上福、寿、囍字 。 白皮儿的馅儿有很多种 , 比如豆沙、枣泥、红果、白糖、草莓、香芋、芝麻等 , 还有甜咸的 , 食客可根据爱好选择 。
「津沽一页书TB」天津老点心铺分的细,少马爷现挂的江米条,是小朋友的最爱
本文插图
时令糕点主要是正月十五的元宵 , 五月初五的粽子和八月十五的月饼 。 天津的元宵与南方的汤圆不同 , 是用江米面摇出来的 。 将作成方糖块大小的什锦馅儿 , 与江米粉一起放入摇元宵的机器里(从前用笸箩) , 随着机器的转动 , 江米粉就均匀地裹在了元宵馅上 , 成为一个个小乒乓球似的元宵 。 曾有人戏言外国人吃到元宵时非常纳闷儿:元宵没缝儿 , 馅儿是怎么进去的?
「津沽一页书TB」天津老点心铺分的细,少马爷现挂的江米条,是小朋友的最爱
本文插图
端午节的粽子 , 分为两种:一为江米、小枣、豆沙、蜜枣等和苇叶包的:一为酥皮儿的一种 , 用白面做成糖三角形状再烤 , 叫炉粽子 。 炉粽子也有豆沙、枣泥和甜咸之类的馅儿 。 中秋节的月饼 ,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 , 基本上就是百果、五仁、麻饼(月饼上全是芝麻 , 中间有红点儿 , 很像麻将牌里的一饼)等馅儿的;还有改良月饼 , 月饼表面跟鹿皮赛的 , 每个月饼都有单独的纸包装:都非常甜 。
糕点店对自己的信誉非常重视 , 很有保护品牌信誉的理念 。 桂顺斋的小八件、四远香的元宵、祥德斋的月饼 , 都是老百姓认可的名牌产品 , 每逢过节这些店前都要排上长长的队伍 。 记得大概是1992年的中秋节 , 我到北马路的祥德斋买月饼 , 柜台前排了许多人 , 有一位60多岁的妇人手里提着一包月饼 , 非要找售货员要一张祥德斋的笺(带商家字号的印刷品 , 放在点心纸包上) , 结果遭到售货员的拒绝 。 可能那妇人觉得有这家店的笺 , 送亲戚朋友时 , 能拿得出手吧 。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 经常能吃糕点的是老人和孩子 , 老人上年岁牙口不好 , 多买炉元(天津叫槽子糕)——它软和且保质期较长 。 而孩子们多买饼干 , 尤其是动物饼干 , 连玩儿带吃 , 一举两得 。
卫嘴子非常偏爱的槽子糕 。 马三立先生曾在相声里调侃过商家将小槽子糕放在放大镜橱窗里卖 , 足可见这种点心有多招天津人喜欢 。
「津沽一页书TB」天津老点心铺分的细,少马爷现挂的江米条,是小朋友的最爱
本文插图
说到相声中提到的点心 , 江米条跟核桃酥可不能落下 。
在马志明的相声中也曾提过 , 商家将放得太久的核桃酥拿出来卖 , 掉到地上被车轧过去竟然直接嵌在了马路上 , 少马爷舍不得扔了非要撬出来 , 可用树枝冰糕棍儿都不行 , 最后还是同从一家店里买了糕点的客人用一根又长又细的江米条给撬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