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经济学技巧可以用于日常购物?

今年回国期间,我陪我妈去过一趟超市,买一些零食还有国外管制的消炎药。那是一间当地的卖场,门脸熙攘,嘈杂混乱。然而走进去没几步,我就立刻察觉到了这件超市的独特气场,“有高手。”我凝目开始观察。这店出入分门,右进左出。人群中大多数人惯用右手,这样的分布结构便于人们从货架上拿东西。入口处的装修色调偏冷而悦目,会减慢人的步幅。 一旦大多数顾客下意识的开始缓步,走太快就会显得格格不入。平均身高的水平视距摆着高利润的商品,这是零售业的基本常识。可是在儿童水平视距上摆上零食和甜品,让我不禁暗赞了一句好身手。每一个超市都是一个猎场,你可能是猎手,也可能是猎物。你是否认为是你自己在作出购物的决定?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学发展到了今天,我们早就认识到了“理性人假设”的天真。消费者在购物的时候从来都不是理性的,商家们明白这一点,而且不断在利用顾客的不理性。我在买东西的时候总是问自己三个问题,让自己计算。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何这样卖”。只有当你知道商家在如何影响你的判断,你才能排除这些干扰,做出有利自己的选择。我们继续用超市当例子。超市的生活常用商品往往在店内最深处。鸡蛋,牛奶之类的产品能吸引你逛完整间店。舒缓的音乐和明亮的装修可以延长顾客的逗留时间,这往往就意味着更高的销售额。所以做生意的朋友,请别在店里放"新年好“或者其他快节奏的音乐。大型超市的地砖从来不是统一的。在高利润的几排货架区,地砖会有让人感觉“高级”的材质和花纹。如果还有行家指点,这里的地砖会略有不平,这样当顾客推车经过时,会下意识的减慢速度。店家的心机还远不止于此。高手会在商品价签上删掉“元”“¥”等符号和字眼,一个单纯的数字价格会减少商品和钱的逻辑关联。根据TIME杂志上的统计,使用“$"符号价签的Campbell’s罐头汤,每103个顾客才会有一个购买,而改用纯数字的价签,每14个客人就有一个购买。当你看到“限时抢购” “每人限卖三个”之类的标志时,是不是觉得并不会影响你的决定?然而你嘴上说着不要,但是身体还是很诚实的躁动,点解?这是由于人类进化过程中产生的天性,对被限制供应的物品,特别是对有限食物的储藏是会带来生理快感的。“限时抢购”会刺激你体内的多巴胺分泌,再聪明的人也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激素。我们知道,对超市来说更高的利润,对顾客来说就是不太划算的支出。因此每次我逛超市,都会利用超市的设计,在边边角角的货架找性价比,在推车时保持速度均衡,永远不碰在收银台排队时手边的那几样商品,那是全超市利润最高的存在。如果你很难把经济学的逻辑和对手的心机随时放在心上,最好的办法是去之前列一张购物单。我问自己的第二个问题是“本身的价值是什么?”这是个很好理解的理论,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支付的不光是东西本身的生产成本,还有包括广告,人工,地租等等在内的价格。所以我每次回国去药店买药,都会要求药店店员帮我推荐,然后把他们推荐的品牌全部排除。原因很简单,药品的回扣是公开的秘密,店员推荐给我的药一定是他们收回扣最多的药。如果同样的价格,一种药多支付了回扣给店员,那它的质量一定会比较差,不然就无利可图。同样的道理,那些流量很大销量很广的快消品,比如可口可乐和(此处承接广告),每一个产品中的附加成本就很低,买起来比较划算。我无法知道每样货物的生产成本,但是我大概可以猜出它的附加成本,而附加成本过高的商品往往不太划算。为什么我在上面接广告之前要加上可口可乐?这就是在利用各位读者大老爷们的“锚定心理”。这也是跟我的第三个问题相关,即“对我的效益是什么”。不客气的说,大多数人在消费时并不清楚货物本身的价值。当年珍珠王萨尔瓦多开发出黑珍珠的时候,并没有多少顾客,因为没人知道它值多少钱。于是他们把黑珍珠放在第五大道耀眼的橱窗里,在所有提及它的广告里放上钻石和红宝石。自然,黑珍珠从此新晋成为名贵的珠宝。最常使用“锚定”手法的商家应该是家居行和电器行。很少有人真的知道一件家电的成本,但是如果把冰箱A和一个功能相似但是贵百分之三十的冰箱B放在一起,人们自然会想要买冰箱A来占便宜。你不可能了解每一个你要买的东西,但是你可以了解你自己。在购物时建立自己的效益体系会让你受益。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一个能持之以恒带给你快乐/幸福的货物,以它的价格为标杆来衡量其他消费是否值得。比如,你最喜欢吃街角的四川火锅,每次去吃要花200块,你觉得价格合理并且心满意足。那么,每当你无法决定是否要买新东西的时候,就可以把它换算成火锅。一台PS4不再是2000块,而变成了10顿火锅,你不需要真的知道PS4的成本,但是你知道10顿火锅是至高荣耀,可能就会冷静下来不要买PS4了。这种购物理念不一定能帮助你买到客观上最物美价廉的商品,但是一定是给你个体带来极高效益的商品。同理,在追你的女神的时候你想送她一个杀很大的包包,然而这个包可能价值50顿火锅,而你认为女神带给你的快乐大约只有30顿火锅,那么,港真,你真的会。。。。孤独终生。提到女神和包包,顺便来讲讲奢侈品。奢侈品的定义有很多种,但是我觉得它的本质是稳定的提供高质量商品的品牌,这个特征不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要知道,商品的价格和品质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一件普通的衬衫卖100块,一件用料稍好的衬衫200块,一件用料,设计和针脚都很好的高级衬衫卖1000块。可是第二件衬衫并没有普通的两倍好,高级衬衫更没有普通的十倍好。如果你很有钱,当然支付一千块买高级衬衫,虽然200块的衬衫里可能也有不错的,但是那需要你花时间去挑选。007整个衣柜都是tom ford,又挺又贵,但是其实有些冷门牌子也能穿出接近的效果,可你总不能指望他能空出一个下午不装逼不把妹不杀人的去逛商场吧?然而奢侈品的高价格是一种高品质的保证,不代表低价格就买不到高品质的商品。所以我不支持很闲的人买奢侈品,因为他有精力在替代品中选到品质接近而价格大幅降低的相似商品。更不要提,我们上文提及的附加成本。奢侈品牌的租金,柜员和广告费用高昂,你在购买时,必然要承担这部分对你无益的开支。当然,如果我家败家老娘们买了开心,我就觉得应该买买买,划不划算又如何?难道我还打得过她?正所谓见大利而不趋,闻祸端而不备,浅薄於争守之事,而务以仁义自饰者,可亡也。这也正是我想说的最重要的技巧,你买的开心,就是值。总之,我们永远无法在购物时了解每一个商品的市场价值,完全理性的购物是不存在的。既然我们无法从的货物角度选择,那么,我们可以站在卖方的立场破解心理暗示,然后以生产者的立场衡量广义成本,最后回归自己内心的体验来做出购买决定。Reference:Martin Lindstrom. "What Your Supermarket Knows About You", The New York Times, Oct. 21, 2011.用大半年了,这是第二十个答案,感谢朋友们一直以来的关注。我看到有人说,在上面免费答题是在浪费所学。但是这些我通过读书,谈话和思考总结出来的知识,本来只有我一个人在使用,放到上以后,就有几千几万个人在受益。你告诉我,我到底是在浪费这些知识,还是在让它们变得更有价值?目前我在的回答,只需著明出处和作者,且非商业推广用途,可随意转载。商业用途请按稿费标准捐给希望工程,私信发送收据给我,即可获得授权。
■来自的网友回复
强烈推荐一本书《牛奶可乐经济学》
当初作为一个法学院文科生修了一个工商管理的二专,天天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时候我是超级崩溃的。老师估计看我们这群二专的学生接受能力确实有限,所以推荐了这本书给我们。从此以后,感觉自己不再算个经济学白痴了-_-#
下面是这本书第一本第一章的标题。是不是光看标题就非常吸引人!反正从此以后西方经济学课不再无聊(专业课的同学请不要鄙视我)
产品设计中的经济学
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卖?
·为什么打开冰箱时,冷藏柜会亮,冷冻柜却不会亮?
·为什么笔记本电脑能在任何国家的供电标准下运作,其他大部分电器却不能?
·为什么 24 小时营业的便利店门上要安锁?
·铝制易拉罐的生产成本本来可以更低,可为什么人们不那么做?
·为什么自动贩卖机卖报纸的时候,允许顾客付一份钱拿若干份报,卖饮料的时候却不是这样?”
·为什么有些车的加油孔在司机一侧,有些车却在副驾驶一侧?
·为什么受哈顿所有的出租车都是黄色桥车,而伊萨卡的出租车大多数是色彩各异的小货车?
·为什么硬币上的人像都是侧面像,纸币上的人像却是正面像?”
·为什么 DVD 和 CD 的尺寸一样大,但 DVD 包装盒却比 CD 包装盒要大得多?
·为什么女装的扣子在左边,男装的扣子却总在右边?
为什么不同的产品有着不同的形状呢?
有什么经济学技巧可以用于日常购物?
赠送给看到最后的人一个书中的故事。
你想在隔壁的校内杂货店买一个闹钟,价位 20 美元。有个朋友告诉你,同样的闹钟在城里的凯马特超市只卖 10 美元。你会进城买这个 10 美元的闹钟吗?还是直接在隔壁的杂货店买?不管你到哪里买,如果闹钟出了故障,都由制造商保修。大多数人都选了去凯马特超市买闹钟。再看看下一个问题.你想在隔壁的校内杂货店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价值 2510 美元。同样的电脑,在城里的凯马特超市卖 2500 美元。不管你在哪儿买.出了问题都要退回原厂保修。你会在哪儿买这台电脑呢?大多数人会在学学校买。这就是成本效益的问题。想听后续分解,请自行看书,并且手动右上角点赞。感激你对我付出的时间的回应。
有什么经济学技巧可以用于日常购物?
----------------12月5日更新---------------真开心,首赞过百,感谢大家的支持。感觉大家都蛮喜欢看书的,再给大家推荐一本《天生购物狂,西方购物简史》。当时我看了上面那本书后,接着看的这本书,不是张柏芝演的那个电影......不是理论性的书籍........非常通俗易懂,也趣味横生。
有什么经济学技巧可以用于日常购物?
··············2015年12月19日····························只看到收藏数量增加·····················点赞数却不变··········
··············2016年1月4日··············
推荐了两本书,点赞都破600了。民女惶恐,承蒙各位厚爱。 看到有人评论叫我再推荐几本书。以上这两本是我初学时看的,适合业余人士,外加符合这个题目,所以推荐在此。如果还有人想深入了解的话。曼昆,经济学原理,推荐微观经济学分册,更贴切易懂。当然,宏观分册也棒棒哒(^ω^)
有什么经济学技巧可以用于日常购物?
还有就是每本书里总是会提到很多其他的书,你发散着找到自己喜欢的很容易。
再次谢大家厚爱o(^_^)o
·················2016年1月12日············· ·················最后一次更新··············
点赞破3k时,收藏为4877,我还在想会不会拉开2k的差距ヾ(@⌒ー⌒@)ノ
我二专为工商管理,只学习了一部分浅显的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类知识。请不要邀请我回答经济法类的问题,也不要问我推荐更多经济学类理论性书籍。我怕误人子弟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找书方式:1.读了一本书,觉得很对口味。就去看此作者的另外一些书,可适当翻看此作者的老师的书和此作者喜欢的作者的书。 2.读了好多本书,里面都引用或提到另外一本书,并且给出了一些适当的解释或引用的那句话引起了你的注意好奇兴趣,就去瞧瞧那本书。3.我平时会适当先用豆瓣下一个专门看书评的app. “读书”(据说只有苹果才有,不知道安卓出了没)。看看书评,形成大概框架和问题意识。里面有成千上万的书评供你了解此书是否为你所爱。不要懒,总去找人推荐,别人习惯的喜欢的看书方向不一定是你习惯的喜欢的。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
注:建议牛奶可乐经济学一次买一本,买太多看些累,看不完的。
全篇完
■来自的网友回复
为什么没人提《别做正常的傻瓜》这本书,我觉得里面很多技巧很切题,也很实用。1.日常生活中大多数的经济决策都会受心理账户的影响。 应当避免 人为地设置心理账户,把不同用 途或不同来源的钱割裂开来。 在人们的心里,会把辛苦赚来的钱、靠运气赢来的钱和意外获得的 钱,放入不同的心理账户中。钱是没有记忆的,不应该将同样的钱人为的打上不同的记号,而要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