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美食TB#我的本命食物啊,香肠( 二 )


在京求学上班 , 红肠吃得少了 , 但好这口 , 就该忍不住寻摸了 , 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蒜肠之上 。 顾名思义 , 这个香肠 , 最佳辅料是蒜 。 出于这一点 , 很多人就对其避之不及了 。 毕竟 , 吃完了 , 味道久久难散 , 满口蒜气 , 的确显得不太优雅 。 但对于像我这种贪吃鬼 , 是毫不在意的 , 只要好吃 , 我全盘接受 。
正经的蒜肠 , 要用猪肉和鸡肉的混合肉来灌 , 比例是一比一 。 肉鲜之外 , 混合上蒜泥才能作数 。 蒜泥的加入 , 可绝对是其妙处 。 蒜香负责化解油腻感 , 同时让肉更柔更嫩 , 所以嫌弃这般口味的 , 是没领会到它的真义所在啊 。
#三联美食TB#我的本命食物啊,香肠
文章图片
图/网络
饭店少有对蒜肠进行深度加工的 , 就算有 , 也只是极为简单的料理 , 比如爆炒蒜肠 。 干红的辣椒混着油炝锅 , 蒜肠切得薄薄的 , 在热力的催生下 , 蒜肠四边受热 , 翘卷起来 , 倒是多了些妩媚 , 味道说得过去 , 但吃着料味儿过重 , 失了点儿趣意 。 所以还得讲求个原初滋味 , 要想感受也并不难 , 白嘴吃即可 。 吃它 , 可不就得不拘小节么 , 要是真碰上饿汉子 , 那托着一根蒜肠掰着吃 , 也是常有的事 , 不过现在都讲求吃相 , 这行为还是不提倡的 。
蒜肠品牌属性稍微差些 , 似乎是因为融进了蒜 , 导致吃哪家的都差不离 。 天福号 , 大红门 , 六必居 , 做肉食的几乎家家都有 , 买来吃便是了 。
几年前 , 游巴蜀之地 , 看到大街小巷都悬挂着腊肉香肠 , 红彤彤的 , 很是好看 , 和市井风情融为一体 , 蔚然大观 。 那红色别处是见不到的 , 因为红得极为特别 , 这个效果是瘦肉 , 川椒外加红油三方势力铸就出的 。
川味香肠的美色 , 勾出人的馋虫才作罢 。 作为“肠胜将军” , 我当然是不会落下这般的 。 寻了家小店 , 点上一盘 , 便吃开了 。 几块下去 , 好吃得叫我想爆粗口 。 脂香渗入香肠 , 滋味醇厚 , 瘦肉扎实 , 有嚼头 , 比风干的肉干软 , 比普通的肉糜又紧实 , 简直是恰到好处嘛 。 肥肉部分通透莹润 , 吃起来也不腻 , 再加上川菜灵魂里的花椒外带麻椒 , 这吃肠的大业 , 酣畅 , 刺激 , 劲爽 。
我吃好吃的 , 总爱问东问西 , 倒不是想窥伺秘方 , 只是想了解这食物的前世今生罢了 。 我问店主 , 店主面无表情 , 拖长音调地说:“就是香肠嘛 , 有啥子好讲咧 。 ”说完 , 他便转身忙活了 。 但我仍不依不饶 。 在迅猛攻势下 , 他哭笑不得地给我讲了讲灌肠的奥妙:
选个阳光灿烂的日子 , 心情好 , 做出来的食物也就好 。 准备些肥瘦相间的前腿或后腿猪肉 , 切成细条 , 不用急 , 因为美味是急不来的 。 灌肠的肉不可全瘦 , 一方面是柴 , 另一方面是切的时候容易散开 , 不好吃 。 肥瘦比例控制在一比三 , 这是老祖宗反复试炼过的 , 吃起来不腻 , 同时又有嚼劲 。 花椒(最好是汉源的)和二荆条(最佳是双流的)统统弄碎 , 连同盐、酒、糖和肉丁拌匀 , 然后搅成肉馅儿 , 灌入肠衣 。 之后在肠体上扎细眼儿 , 避免发酵之后气体撑爆肠衣 。 剩下的就交给自然了 。 风干一段时间之后 , 就可以大快朵颐了 , 巴适得很 。
《奥德赛》中 , 荷马将尤利西斯比作一根肥厚的香肠 , 可见在游吟诗人的时代 , 人们就已经开始追逐香肠的腴美了 。 前几年的世界杯 , 据说与德国队随行的还有七百公斤的香肠 。 看见有这么多的同道中人 , 我心里自是欣喜的 。
香肠之于东北 , 镌刻了一段逝去的历史;之于北京 , 塑造了人们接纳食物广博的品性;之于川蜀 , 承载得更多的应当是麻辣的乡愁 。 之于我么 , 香肠是本命食物 。 当别人疯狂囤积泡面和速冻饺子时 , 我不声不响 , 备了半冰箱的香肠 。 没别的原因 , 太喜欢这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