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健康之路@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带着“最强阵容”上前线

差不多一个月前 , 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带领172名队员到达武汉 。 这支队伍不仅人数多 , 人员构成也很多元——45名医生 , 125名护士 , 1名设备工程师 , 1名后勤保障人员 。 他们的专业涉及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感染病科、心内科、内分泌科等20多个学科 , 简直是一个微缩版“浙江省人民医院” 。
3月10日下午 , 随着最后5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 葛明华带领的医疗队整建制接管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4号楼13楼西区的重症病区已经清空 。 自接管以来 , 该病区共收治患者44位 , 治愈出院30位 , 14位转至雷神山医院继续隔离治疗 , 无一例转到重症监护病房 , 无一例死亡 。
特殊家庭的多学科会诊
最强阵容的学科团队让葛明华和队员们 , 即便身处抗疫一线 , 也能方便地进行多学科联合会诊 。
“医护人员特别细心 , 护士晚上每隔一个小时就来看望母亲 , 心理医生会开导我和父亲 , 康复医生还教我如何护理我的母亲 。 ”和父母同时感染新冠肺炎的杨强(化名)对葛明华的团队表达了感激之情 。
据了解 , 这一家三口 , 两位老人都患有帕金森病 , 老太太还多年卧床 ,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 自2月23日正式接管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病房以来 , 葛明华和队员们就一直利用多学科的优势为这两位老人进行诊治 。
医生团队在每日医疗组长会议的时候 , 会着重讨论这两位老人的治疗方案 , 每组日查房、夜查房的时候也特别关注他们 。 老人长期卧床 , 即使是重症也要慎用激素 , 抗病毒药物也不能全上 , 怕影响肝肾功能 , 在抗生素的选择上也是慎之又慎 , 考虑抗菌谱的同时 , 更要关注对神经系统和肝肾功能的影响……每一个医嘱 , 都是经过多方讨论权衡后决定的 。
“每天晚上专家组会讨论每一位患者的情况 , 制定下一步诊疗方案 。 病情特别重的患者 , 会在队务会上通报病情 , 给予全方位诊疗支持 。 遇到病情特别复杂的 , 还会跟后方医院进行远程会诊 。 ”葛明华说 。
“另外 , 护理的精细化管理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做得相当不错 。 ”葛明华给护理团队竖起了大拇指 。
以两位老人的护理为例 , 护理团队多次召开工作群会议 , 针对这个特殊的家庭进行讨论 。 每次查房时会帮助儿子一起给母亲翻身 , 防止皮肤压伤;还会为老人检查一下导尿管有没有漏尿等 。
“我们还有康复医生 , 可以开展康复训练 , 帮助患者尽快恢复 。 ”葛明华说 。
最大的压力是队员健康
“诊疗上 , 我们要求严格按照规范做 , 对一种新疾病 , 尽可能不要自作主张去做一些创新 。 按规范做 , 治愈率肯定最高 。 如果队员们在治疗上有自己的想法 , 可以提出来 , 跟专家组一起讨论 , 大家一起判断是不是合理 。 ”葛明华强调 , 专家组讨论前 , 不允许自作主张治疗 。
除了诊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外 , 葛明华特别担心队员们的健康 。 “我们队伍人数比较多 , 对领队来说 , 希望每个人健健康康地来 , 健健康康地回去 。 ”葛明华说 。
医疗队驻地有块空地 , 每次阳光明媚的时候 , 葛明华就让大家戴好口罩 , 晒晒太阳 , 适当运动 。 “大家来了快一个月了 , 每天下班回到房间 , 一个人待着 , 时间长了 , 心理会出问题的 。 ”
葛明华将队员们在武汉的心理状态分成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很恐惧 , 很担心自己被感染;另一个极端是无所谓 。
对前者 , 医疗队专门安排了保健医生 , 队员哪里不舒服都可以找保健医生 。 如果觉得哪里有暴露危险 , 医疗队队长、副队长会实地查看并解决 。 对后者 , 医疗队与酒店一起制定了严格的管理规章 , 并把队伍分成几个小组 , 实行组长负责制 。 比如 , 规定不允许点外卖 , 如果有外卖 , 酒店一楼管理人员会及时拦截 。 “保证饮食安全 , 也是保证个人防护的安全 。 而且 , 我们会反复进行培训 , 如果发现有人不太重视防护 , 会一直要求他接受培训 , 直到他自己高度重视后 , 才会给他安排工作 。 ”葛明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