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我当年唯一讨厌的作家是鲁迅,直到36岁才幡然醒悟( 二 )
就这么简单,他不遗余力地捍卫了一年的太阳距离观点,在我虚构的鲁迅面前立刻土崩瓦解了。此后的几天里,他沉默寡言,独自一人品尝失败的滋味。——《阅读与写作》余华”
文章插图
上述文字是余华在演讲中讲述幼年时期发生的事情,而我们现在看来不禁产生疑问,鲁迅是否真的说过这句话?这句话是否真的正确?如果先生说过这句话,就能让另一个人直接放弃争论吗?
其实前两条都不重要,真正产生决定因素的便是最后一条,那个年代的时代背景下,如果是“鲁迅”先生说过的话,在不论及真实虚构正确与否的情况下,依旧会产生这种效果,而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直接源于余华上小学的那个特定年代,因为鲁迅先生的权威性,让少年心性的余华产生了叛逆,与其说余华讨厌的是先生,不如说是那段稚嫩可笑的岁月。
文章插图
“我有口无心地读着语文课本里鲁迅的作品,从小学读到高中,读了整整十七年,可是仍然不知道鲁迅写下了什么?我觉得鲁迅的作品沉闷、灰暗和无聊透顶。除了我在写批判文章时需要引用鲁迅的话,其他时候鲁迅的作品对我来说基本上是不知所云。也就是说,鲁迅作为一个词汇时,对我是有用的;可是作为一个作家的时候,让我深感无聊。因此,我小学和中学的往事里没有鲁迅的作品,只有「鲁迅」这个词汇。”——余华
放在如今看来,在很多人在学生时代,或多或少都是有点讨厌他的。除去晦涩难懂、文章众多的因素外,先生文字的沉重便注定了少年心性的你我是无法真正理解的,枯燥无味便是那时最好的评价,少年的肩上的杨柳依依与草长莺飞,没多少人会对这些沉重的事情产生多大的兴趣。
但往往拥有一定阅历之后,历经时间沉浮沧桑,了解到百年前的黑暗岁月,亦或者经历些许人情世故,才会从鲁迅先生的文字中看出那些小人物的无奈,才能懂得那个黑暗年代的愚昧与不公,才能真正的读懂先生。
文章插图
“当时我已经从事写作,鲁迅的著作堆在最外面,我进出办公室的时候,双脚时常会碰到它们,我低头看看在地上灰溜溜的鲁迅著作,不由幸灾乐祸,心想这家伙终于过时了。有一次我经过时,不小心被地上的鲁迅著作绊了一下,差点摔倒在地,我骂了一声:「他妈的,都过时了,还要出来捉弄人。」
高中毕业的十多年里,我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可是没有读过鲁迅作品中的一个字。后来我自己成为了一名作家,中国的批评家认为我是鲁迅精神的继承者,我心里十分不悦,觉得他们是在贬低我的写作。”
在余华的演讲完毕后,奥斯陆大学的一位历史系教授找到他说了这样一番话:“你少年青年对鲁迅的那种厌恶感觉,与我那时对易卜生的不满情绪非常相似”。
文章插图
其实两人讨厌的并不是鲁迅与易卜生,而是被名片化的两人的权威性,有时代背景导致的原因,也有少年时期读不懂的枯燥无味与叛逆心性,但随着阅历增长,他们终归还是释然了,明白了他们之所以伟大的真正原因。
直到我后来不停的重读了鲁迅的作品,鲁迅的在我三十六岁的那个夜晚,鲁迅在我这里,终于从一个词汇回到了一个作家。回顾小学到中学的岁月里,我被迫阅读鲁迅作品的情景时,我感慨万端,我觉得鲁迅是不属于孩子们的,他属于成熟并且敏感的读者。同时我还觉得,一个读者与一个作家的真正相遇,有时候需要时机。——余华
- 水浒好汉:独占三个唯一的梁山好汉,宋朝科技大佬
- 盘点一下当年被炒到天价现在一文不值的文玩
- 金庸笔下唯一不会武功的男主,却达到武学最高境界,原型更不简单
- 《第七天》有感
- 唯一能够抗衡李元霸之人,十四岁就从军杀敌,之后有了一个怪癖!
- 陆小曼当年到底有多美,连胡适都感叹“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
- 水浒传中唯一的大失误, 武松病逝于六合寺是个骗局? 真相令人落泪
- 1种高级“盆栽花”,开花贼漂亮,养在室内当年宵花,惊艳四座!
- 《弹丸论破》真宫寺是清,很多人评其为V3唯一一个纯黑人物,头像
- 李白存世唯一书法 毛主席得到后赠予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