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奇峰心理工作室』曾奇峰:疫情中的无力感与控制( 六 )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曾奇峰:疫情中的无力感与控制
本文插图
2.情感隔离会是一个好的方法 , 但当疫情过去 , 当我们终于可以哀悼和纪念那些逝去的人们的时候 , 有大量的爆发性的哀伤辅导的需求吗?作为专业人员 , 您会建议我们怎么提供这些帮助呢?特别是不同流派的咨询师 , 有什么建议? 答:我不觉得在社会学层面会有爆发性的心理问题发生 。 可能有一些人 , 他们会持续的有一些心理问题 。 情感隔离是好东西 , 隔离了之后 , 情况慢慢地好了之后 , 一个人自己会按照老天的安排 , 那种天然的康复能力复苏 , 自然就变得不需要情感隔离了 , 该干嘛干嘛 , 我们要相信自我功能会达到这样的效果 。 所有的防御都是好东西 , 只不过是有时候我们使用低级的防御可能兜不住 。
在危机干预的情况下没有任何学派之分 , 不管你是搞精神分析的还是搞行为主义的 , 都必须遵守危机干预规则 , 这是危机干预的“宪法” 。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曾奇峰:疫情中的无力感与控制
本文插图
3.有没有可能您说的大部分人都不需要心理帮助 , 打电话的人很少 , 这样的情况是这里边有一部分是隔离 , 其实创伤更严重的表现 。 而您的意思是从专业角度说如果没有影响到他们的功能 , 不求助 , 我们就不帮助?
曾奇峰:对 , 大多数人不需要我们的帮助 。 他们会以自己的方式去应对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来处理这些事情 。杨凤池:5.12地震的时候 , 我去了四川灾区 。 临出发前我们在北京时 , 焦虑、紧张、恐惧、敏感情绪很重 , 我们带着这种心情去的灾区 。 到了灾区 , 看见受灾群众的时候 , 心里悬着的心有一半就放下了 。 再工作一段时间以后 , 就不像在北京时那么焦虑 。 远离灾区的时候 , 我们想象着灾区群众简直是痛不欲生 , 悲痛欲绝 。 可是在灾区感受不同 。 有一次在德阳 , 晚上在帐篷里开会 , 我们说话的声音都听不见 , 因为外边隔壁的帐篷里边传来搓麻将的声音 。 我特别欣赏刚才曾兄说的 , 有一部分是天道 , 不是超自然力 , 也不是迷信 , 而是在人的身体 , 在人的精神活动的世界 , 有一股很强大的自我保护和自我疗愈的力量 。 在当下环境 , 好像有一种心理万能的趋势 , 比如一到高考之前 , 各大媒体来找我讲高考焦虑 。 我说你们能不能别再找我讲这事儿 , 本来没这事儿 , 讲来讲去 , 最后真成了一个问题 。曾奇峰:方方在她日记里面说 , 她都想找心理医生了 , 有人就把她的那一段话发给我看 , 我想方方对那么多人表达了一下“我想看心理医生” , 就表示她已经在象征层面看过了 。 我觉得她以后不会找心理医生了 。 还有人提问 , 在一线的医护人员需不需要找心理医生?我的看法是国家给一线的医护人员配着 , 这些人在固定的地方等着 , 然后所有的医护人员被告之有这样的地方 , 他们来 , 我们就帮这个忙 , 他们不来的话我绝不主动问他“你需不需要我帮忙” 。 我觉得这样可能要更好一点 。七、结语 搞我们这行还是很有用的 。 但是在这种生物学灾难面前 , 我们不是最有用的 。 在和平时期 , 以及在一些特别危险的情况下 , 我们非常有用 。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跟生物学的医生一起并肩战斗 , 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 , 在这种疫情中间 , 我们是第二梯队 。方新:谢谢曾老师 , 跟我们分享他在灾难面前的无力感 , 和他用怎样的方法重新找到控制感 , 对科学、哲学的思考等等 。 也特别感谢张老师、杨老师的分享!日后大家在做危机干预的时候 , 也能想想曾老师讲的话 , 想想大自然赋予我们的自然康复的力量;每个人有自己的加工方式和节奏 , 需要尊重这种方式和节奏 。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曾奇峰:疫情中的无力感与控制
本文插图